步韵

步韵 : 亦称“次韵”。诗学术语。和韵方式之一。指和诗时用原诗字韵,且先后次序与原诗相同。宋刘攽《中山诗话》谓:“唐诗赓和,有次韵,先后无易。”步韵始于唐元稹和白居易。元稹《上令狐相公诗启》谓:“白居易雅能诗,就中爱驱驾文字,穷极声韵……小生自审不能过之,往往细排旧韵,别创新辞,名为次韵相酬,盖欲以难相挑。”宋以后渐多,唯佳作少见。所谓“步韵最困人,如相殴而自絷手足也。盖心思为韵所束,于命意布局,最难照顾”(清吴乔《答万季埜诗问》)。另,词中也有步韵,如宋章楶作《水龙吟·杨花》词,苏轼有《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之作。

为您推荐

词韵

词韵 : ①填词所用之韵。较诗韵宽,邻韵可通押,亦可四声通协、借协方音等。源出诗韵,系据诗韵并参酌词作名篇而成。词之押韵方式较诗复杂且多变化,有一韵到底、一词多韵、一韵为主间协它韵、叠韵、同部平仄通协..

换头

换头 : 也作“过片”、“过变”、“过遍”、“过处”、“过拍”。词学术语。词之初,其形式多为单调小令,后演为上下二片之词。因有的词下片之开头音乐节奏与上片相比有所改变,歌词之句式也相应发生变化,遂称下..

令、引、近、慢

令、引、近、慢 : 词调体制。“令”,又称小令、令曲。唐宋文人多在酒宴上即席填词,以小调作酒令,遂称小令。一般篇幅较为短小,字数最少者《十六字令》仅十六字,也有篇幅较长者,如《六么令》为九十六字。与“引..

领字

自度曲

自度曲 : 词学术语。也称自制曲、自度腔。词本为合乐之唱词,精通音律之词人往往能自己创制出新曲调,称为“自度曲”。宋代词人柳永、周邦彦、姜夔、史达祖、吴文英等均能为之。亦用指自己创制的词调。新词调一..

减字

减字 : 词学术语。词本为配乐演唱之歌词,所配合之音乐曲调大体均有定格,而合乐之唱词字句、平仄、用韵亦有固定体式。为使乐曲优美动听,歌唱时声腔往往略有增减。若乐曲缩短,则配乐之歌词字数亦相应减少,另成..

摘遍

摘遍 : 词学术语。词本为合乐之唱词,所配合曲调来源复杂,其中有从唐宋大曲、法曲中制成者。大曲、法曲为唐宋时大型歌舞曲,结构复杂,由众多乐曲组成。王灼《碧鸡漫志》卷三云:“凡大曲有散序、靸、排遍、&#x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