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林广记

诗林广记 : 诗话。宋蔡正孙编。二十卷。前有《自序》,题“岁在屠维赤奋若”,当作于元太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自序》云:“采晋宋以来数大名家及其余脍炙人口者凡数百篇,抄之以课儿侄,并集前贤评话及有所援据摹拟者,冥搜旁引,而丽于各篇之次。”故其体例先列所选诗人,附丽以诸家评语;次列入选之诗,附丽以他人和诗,或所谓“援据摹拟者”之诗,每诗之后,皆附以诸家品题之语。前集十卷自陶渊明至张继,选晋唐诗人凡三十家;后集十卷自欧阳修至刘攽,选北宋诗人凡二十九人;前后集选诗、附诗凡六百七十一首;引据诗话或他种典籍凡一百七十余种,亦足资后世整理别集、诗话考据。然限于有否“评话”,故入选之诗亦偶有截取或漏题者。至其搜采“评话”而失于鉴识者,则清张宗泰《鲁岩所学集》卷一四有跋文两篇,已论之。初录于《文渊阁书目》、《内阁藏书目录》等。现所见最早刊本为明弘治十年(1497)张鼐刊本(清邓邦述《群碧楼善本书目》卷一著录《新刊名贤丛话诗林广记》二十卷,题为“宋刊本”恐误,其书今存台湾。通行有《四库全书》本。又有中华书局1982年常振国、绛云点校本,是本以明弘治十年(1497)张刻本参校以日本国中野吉右卫门天皇宽永八年(1631)翻刻本等,重加标点排印。

为您推荐

诗集自序

诗集自序 : 诗论篇名。明李梦阳作。此序反思自己诗歌创作的整个过程,承认:“予之诗非真也,王子所谓文人学子韵言耳,出之情寡而工之词多者也。”提出衡量真诗的两项标准,其一出于自然之真情,此情不受雅俗之辩的..

叙小修诗

叙小修诗 : 诗论篇名。明袁宏道作。从对其弟中道(字小修)诗文的评价入手,指出诗文之佳者在有“本色独造语”,进而批判七子派“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盲目的复古习气。“秦汉而学六经,岂复有秦汉之文?盛唐而学..

论诗三十首

论诗三十首 : 论诗诗篇名。金元好问作。论诗绝句创自杜甫,其后杜牧、李商隐、陆游、戴复古等续有作者,然规模都较小,仅为一时之感,或一家一派之论。此则以三十首为一组,相当完整地评述了汉魏以来,下迄宋季,一..

滹南诗话

明清两代佚闻大观

明清两代佚闻大观 : 笔记小说集。近代李定夷编著。八卷。一百八十四篇。选自清末民初之笔记、报刊。作者有江山渊、朱剑仙、刘哲庐等人。全书分明代、清代两大部分。明代有《孤臣殉国志》、《义民泣血录》、《..

清朝奇案大观

清朝奇案大观 : 文言短篇小说集。近代孙剑秋编著,王钝根校订。四卷。二百三十三篇。题材选自史籍、笔记及报刊所登载者。内容均为清代断案事。既多纪实之章,亦有虚构之篇,近公案小说一类。如《四川东乡冤案》,..

怀麓堂诗话

怀麓堂诗话 : 又名《麓堂诗话》。明李东阳著。一卷。其论诗首辨诗文之别,重视诗歌的艺术特征,指出:“诗必有具眼,亦必有具耳。眼主格,耳主声。”“试取所未见诗,即能识其时代格调,十不失一,乃为有得。”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