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妇吟

秦妇吟 : 敦煌诗篇名。五代前蜀韦庄作。载于斯5476、斯692、斯5477、斯5834、伯2700、伯3381、伯3780、伯3953、伯3910等十种敦煌写本,在唐代曾广泛流传。此诗作于唐中和三年(883)韦庄因应举而留居长安、洛阳之时。它以一个在丧乱中飘泊的富家女子自述的形式,描写了黄巢起义军同官军争夺长安的战事、战乱中人民蒙受的巨大苦难,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诗为七言歌行体,共二百三十八句,是现存唐诗中最长的篇章。作品结构精巧、形象典型、艺术手法多样、音韵随情节发展而变动,对长庆体叙事诗作了重大发展,也体现了文人诗歌同民间说唱文学的结合。陈寅恪评为“生平之杰构,古今之至文”(《寒柳堂集·韦庄秦妇吟校笺》)。但此诗因触犯了某种政治忌讳,未刊入韦庄集中,以致长期失传。1920年王国维发表《敦煌发见唐朝之通俗诗及通俗小说》,此诗始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对象,之后有罗振玉、周云青、陈寅恪等人所著的多种校本、笺本行世。中华书局1987年出版的《敦煌文学作品选》亦收有此诗。

为您推荐

孟姜女捣练子

孟姜女捣练子 : 敦煌曲子辞篇名。作者不详。今存两组。一组载于伯2809、伯3911、伯3319等敦煌写本,共四首,一本原题“孟姜女捣练子平”,《敦煌歌辞总编》校为《捣练子·孟姜女》;另一组载于伯3718号敦煌写本,..

九相观诗

九相观诗 : 又名“九想观诗”。敦煌组诗名。作者不详。得名于佛教用语,意为从人的九种形相而得出九种观想。今存九相观诗三种。其一载于斯6631号敦煌写本,共九首,每首五言十二句,在“婴孩相”、“童子相”、“..

水鼓子·宫辞

水鼓子·宫辞 : 敦煌曲子辞篇名。作者不详。载于斯6171号敦煌写本。原本卷首残破,此据《敦煌歌辞总编》拟曲调名及副题。《水鼓子》一名见于伯3808号敦煌写本琵琶谱,盛唐《教坊记》作《水沽子》。全篇共三十九..

十恩德

隐去来

隐去来 : 敦煌曲子辞篇名。作者不详。载于前苏联东方学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藏列1456号敦煌写本。原编入王梵志诗卷。其曲调名《隐去来》最早见于《晋书·隐逸传》,为一首五言体歌辞的起调和声,唐代典籍未见。今..

十二时行孝文

十二时行孝文 : 敦煌词文篇名。作者不详。载于伯3821号敦煌写本。原题“《十二时》行孝文一本”。共十二首,采用《十二时》曲的特有辞式,以“夜半子”三字定格领起七言三句,每首且按定格辞叶韵。全篇分别歌咏..

千门化

千门化 : 敦煌词文篇名。作者不详。载于伯2107号敦煌写本。在原写本中紧接《三冬雪》之后,无篇名。此依《三冬雪》例,据各首重句“千门化”拟名。共七首,前有“侧吟”七言八句、“平吟”七言四句,后有“侧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