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

淮南子 : 一作《淮南鸿烈》。杂家著作。西汉刘安(淮南王)主编。最初所作《外书》、《中篇》已佚,今存《内篇》二十一卷。杂采先秦诸子之说,以阴阳五行和道家天道自然观立论,杂糅儒、墨、法、刑、名诸家学说,反映了作者“澹泊无为,蹈虚守静”的黄老无为思想(见高诱《淮南鸿烈解序》)。书中保留了许多先秦以来的原始资料,其文体与《吕氏春秋》近似,其中神话传说和史事,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姮娥奔月”、“夏禹治水”、“共工怒触不周山”等,均有很高的文学、史料价值。一些寓言故事含意深刻,极具教育意义,如《人间训》中“塞翁失马”、“鲁人报仇”;《道应训》中“公仪休嗜鱼”、“善呼者”等。论文方面主张因自然,灭文章,依道废艺,指责儒家诗书礼乐是“言华”、“行伪”的产物,不切实用。然在具体论述中,却提出诸如“哀乐之袭人情也深”,“文者所以接物也,情系于中而欲发外者也。以文灭情则失情,以情灭文则失文,文情理通,则凤麟极矣”(《缪称训》)等见解,乃至反对“尊古而贱今”,要求“作书以喻意以为知音也,诚得清明之心,执之鉴于心,照物明白,不为古今易意,摅书明指以示之,虽盖棺亦不恨矣”(《修务训》),大多深切文理,发展了道家文艺思想。注本有汉代许慎及高诱本,两者至宋代相混。今通行有清庄逵吉校本;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出版。

为您推荐

穆天子传

穆天子传 : 又名《周王传》、《周王游行记》。传记著作。著者不详,旧题晋郭璞注。为晋太康二年,汲县人盗发魏襄王墓所得古籍(《汲冢书》)之一。六卷。前五卷记周穆王驾八骏北征戎族,会西王母于瑶池,东归洛阳,..

新序

新序 : 笔记小说集。西汉刘向著。《隋书·经籍志》著录三十卷,又序录一卷。已佚。后经宋曾巩校订,编作十卷,一百六十六条。分杂事、刺奢、节士、义勇、善谋五类。记录从舜、禹至汉初的历史人物的各种事迹。作..

说苑

说苑 : 一名《新苑》。笔记小说集。西汉刘向著。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原二十篇,七百八十四章,后仅存五卷。经宋曾巩辑补校订,编为二十卷,六百三十九章。清人增补为六百六十三章。分为君道、臣术、建本..

盐铁论

春秋繁露

春秋繁露 : 政论著作。西汉董仲舒著。十七卷。八十二篇。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取阴阳五行学说,把殷周以来的“天命”思想系统化、理论化。各篇均以阐述“春秋大一统”为旨意,建立“天人感应”系统,以“王者..

法言

法言 : 哲学著作。西汉扬雄著。十三卷。模拟《论语》,所论皆以儒家思想为旨归。其中《吾子》、《问神》、《君子》等篇论及文学问题。提倡明道、征圣、宗经的文学模式,在内容与形式关系上要求“弸中彪外”(《..

论衡

论衡 : 杂著。东汉王充著。三十卷。八十五篇(其中《招致》篇已佚),二十余万字。论述哲学、政治、宗教、文化等各方面问题。关于文学批评的见解,散见于《自纪》、《对作》、《佚文》、《艺增》、《超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