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月报》

    《剧场月报》 :

月刊。1914年11月1日创刊于上海,民友社发行,次年2月20日发行第3期后停刊,共出版3期。王笠民主编。此刊应是接续《歌场新月》而出版者,《歌场新月》时期,王笠民趣味集中在旧戏,“而比来醉心新剧,足迹不履第一台久矣”(笠民《丹桂第一台之一瞬》,《剧场月报》第1期)。故停办《歌场新月》,而续办《剧场月报》,前2期则几乎为新剧所垄断。如第1期中《剧谈》一栏,首载《春柳剧场观剧谈》,赞春柳剧场为“中国新剧之鼻祖也。凡所演剧,优美高尚,实含有文学及美术之关系”(《剧场月报》第1期),于春柳所演《一缕麻》《兰因絮果》《不如归》《爱欲海》等一一评说之;次载《观新民社〈梅花落〉〈空谷兰〉评论之种种》,亦复如之。第2期发表论说《新剧之前途》,对各新剧表演社因循旧戏提出批评,认为大有碍于新剧改良社会之责任。《小评》中《观剧感言》《新剧之悲观》二文,皆对新剧表演中鄙俚淫荡之风下一针砭。《剧谈》栏又是以评论春柳剧场所演《夺嫡奇冤》《弱女复仇记》《浮云》《家庭恩仇记》等开篇,接下来是新民社《情天恨》及第1期中《梅花落》《空谷兰》评论之续载,之后才是对旧戏伶人小达子、小如意、贾璧云等剧目的简单评论。两期杂志中所刊脚本《美人黥背记》《卖头》,均为新剧。总之,对新剧之注重一目了然。殆第3期,方向似有变化。《论说》2篇,首篇《编剧之方针》,专论新剧脚本问题,次篇《说演戏之脚本》,则谈旧戏脚本编写之经验。《小论》2则,首说谭鑫培之偃蹇,次誉春柳之优点。而《剧谈》与《梨园杂谈》2栏,内容全为旧戏,看似在纠正前2期过重新剧之偏颇。所以,大概如第3期《图画》中一幅照片名称“新旧剧党魁握手”所示,刊物意欲新旧并重,但实际上仍以新剧为主。并且,刊物似乎已成为春柳社之社刊,不但大刊《春柳剧场之五大特色》广告,所载内容亦多与春柳相关,且多誉美之词。“分发行所”署“春柳剧场”,不为无因也。刊物第3期预告第4期要目,但终未出版。

为您推荐

《多声部的剧场》

《多声部的剧场》:副名:新潮戏剧选评。田旭修选评。花山文艺出版社1988年9月版。41.3万字。选收1980-1987年间公开发表、上演的新潮戏剧代表作,将其分为5大类:荒诞剧,包括《屋外有热流》、《车站》、《潘金莲》;象征剧,包括《..

剧场②

剧场 : 亦称“戏院”、“戏团”。是戏剧或其他表演的建筑物,通常包括设有边副台与悬吊布景空间的舞台、供演员用的化妆间以及通常设有楼座包厢座的观众席。它以舞台和观众席位为主体,分露天、室内。我国西汉时演出戏..

小剧场运动

小剧场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法国“自由剧场”的艺术实验。以后风行于英德俄美日,这是一次以易卜生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戏剧,取代在西方占主导地位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戏剧的革新运动,它揭开了西方现代戏剧帷幕,在戏剧..

《剧场月报》

《竞立社小说月报》

《竞立社小说月报》 : 月刊。光绪三十三年九月二十八日(1907年11月3日)创刊于上海,同年十月二十四日(11月29日)发行第2期,其中预告将于十一月二十四日(12月28日)发行第3期,但未见,今天只能看到前两期。彭俞(亚东..

小剧场运动

小剧场运动 : 这场美国小剧场运动仿佛是19世纪下半叶欧洲独立戏剧运动迟到的回声,它们以巴黎自由剧院(1887)、爱尔兰文学剧院(1897)(即后来的艾比剧院)、莫斯科艺术剧院(1898)等剧团为榜样,摒弃情节剧、轻喜剧..

《文艺月报》

《文艺月报》 : 中国现代期刊史上,以《文艺月报》命名的期刊不少,其中有1933年6月1日创刊于北平(今北京)的《文艺月报》,为北方左翼作家联盟机关刊物之一,1933年11月1日终刊,共出3期;有1935年12月1日创刊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