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平阙(书法)

王君平阙(书法):

【简介】:

这是一九八〇年七月在成都东郊一座明代墓内发现的两块墓门抵石之一。刻于东汉永元九年(97)。铭文镌于阙石正面偏上部分。隷书。凡三行,第一、二行八字,第三行四字,共二十字。石现藏成都市博物馆。收入文物出版社《中国汉阙》一书中。

【赏析】:

此阙铭文四周刻线爲框界,行间刻竪线爲格界。其用笔,纯以篆法作隷,点画中实浑勃,纤劲如铁铸,又善于直中含曲,并无僵挺之虞,所以有所谓“长锥画沙,钢针界石”之妙。字之转角处,亦转亦折,似方实圆,笔调明快而含蓄,凝重而活泼。每爲波画,则只使笔锋略展还收,无明显磔势,如“永”、“元”、“九”、“楗”诸字的波撇皆如是。观其结体,皆疏宕有致,大胆留白,显得势空阔而神凝聚,奇伟峭拔,动人心魄,如“爲”、“长”二字波、撇,不爲界格所束,飞笔破界,一如长枪大戟,气势赫然。全篇章法,有行无列,加以字势参差错落,潇洒淋漓,奇古生姿,构成了野逸空灵的意境。

此石书法,奇纵豪宕,纤劲古拙,与汉摩崖名迹《石门颂》额的书法颇相类似。两刻除结体略存小异外,其用笔章法皆如出一辙。《石门颂》乃东汉桓帝建和二年(148),汉中太守王升爲其鄕人、顺帝初年司隷校尉杨孟文所撰。王、杨二人同爲武阳(今四川彭山东)人,而此阙主人王君平爲江阳(今四川泸州市)长,江阳、武阳汉时皆受辖于健爲。从时间上看,《王君平阙》刻于东汉永平九年(97),《石门颂》刻于东汉建和二年(148),中间只相距五十一年。于此而观,两刻实属沿于一脉、同一流派的书法。

为您推荐

居延相利善剑刀册(书法)

居延相利善剑刀册(书法):【简介】: 约书于王莽至建武初年(9—25)。隷书。22.6×1.2cm。共出土木简六枚。每简容三十二至四十字不等。一九七四年在居延甲渠侯官遗址出土,现藏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杂誌、《汉简..

刑徒墓砖铭(书法)

刑徒墓砖铭(书法):【简介】: 东汉永元二年(90)九月二十日刻。汉刑徒墓砖,淸代末年就曾在洛阳出土。一九六四年在洛阳发掘五百二十二座刑徒墓,出土了八百二十余块刑徒墓砖,有日期者共二百二十九块,自东汉永元十五年(103)至延..

袁安碑(书法)

袁安碑(书法):【简介】: 全称《汉司徒袁安碑》。东汉永元四年(92)闰月立。出土地不详。明万曆二十六年(1598)三月被人移置河南偃师县辛家村牛王庙内置作供案。民国十八年(1929)才爲人发现石下面有字。村人任继斌更以搨..

王文康阙(书法)

汉平夷碑(书法)

汉平夷碑(书法):【简介】: 又名《汉任尙碑》。隷书(古隷)。东汉永元三年(91)刻。碑係一块天然不规则(上窄下宽)石片,实爲碣。130×54cm。石面有裂痕及破碎处。碑上字迹磨捐严重,计有字五行,每行字数不等,尙存约七十字左右,..

莱子侯刻石(书法)

莱子侯刻石(书法):【简介】: 又名《莱子侯封田刻石》、《天凤刻石》、《莱子侯赡族戒石》等。新莽天凤三年(16)二月刻。石原在山东邹县卧虎山下,淸乾隆五十七年,爲王仲磊最早发现。嘉庆二十二年(1817)移置邹县孟庙。现仍..

大吉买山地记刻石(书法)

大吉买山地记刻石(书法):【简介】: 又称《昆弟六人买山地记》。摩崖刻石。东汉建初元年(76)刻。在浙江会稽(今绍兴市)跳山。淸道光三年(1823)爲县人杜春生访得。据淸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记:“搨本高四尺五分,广五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