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虎造像残石(书法)

唐小虎造像残石(书法):

【简介】:

东魏武定六年(548)五月刻。正书。二十三行,行四字。四周有题名。曾归长白端方。《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魏碑、造像书法之“古”,除了因爲隷楷相兼,另一重要原因是由于技巧的尙不成熟,从而使结字、点画都缺乏严格的有机统一性。《唐小虎造像残石》,虽在造像作品中技巧不算很差,也仍可以说明这一点。其字型、笔法已大体统一于方正,但破例者仍不少。如“淸”、“敞”、“唐”、“小”诸字已旣不“方”又不“正”,点画草率的现象也属普遍。所以整件作品所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就是挺劲静穆与朴拙眞率的结合。

但这只能说是作品本身的审美效果,而不能说是作者“其人”的形象显现。因爲它之所以以这样的面貌呈现在我们眼前,并不是因爲作者自觉的艺术追求,而是因爲作者技巧的不成熟而造成的一种客观事实。这与后世书家的“务爲丑拙”,性质截然不同。欣赏魏碑、造像之作,对此不能没有淸醒的认识。

为您推荐

道凭法师造像记(书法)

道凭法师造像记(书法):【简介】: 东魏武定四年(546)四月刻。隷书。大字三行,行六字。在河南安阳六十里宝山。宝山全搨三十七种,东魏刻字只此一种。上方爲“大留圣窟”四字,下方分书年月日道凭法师造。《中国书法大辞典》..

王偃墓誌(书法)

王偃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故渤海太守王府君墓誌铭》。东魏武定元年(543)十月刻。正书。二十二行,行二十三字。25×25cm。盖篆书阳文“魏故渤海□王君墓铭”三行九字。淸光緖元年(1875)山东陵县出土,移至三泉书院..

叔孙固墓誌(书法)

叔孙固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故使持节都督三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东梁州东徐州刺史当州大都督仪同三司衮州刺史临济县开国侯叔孙公墓誌之铭》。东魏武定二年(544)十一月刻。二十八行,行二十八字。65×65cm。一九..

惠超造像记(书法)

乐天佑廿人等造塔记残石(书法)

乐天佑廿人等造塔记残石(书法):【简介】: 全称《兖州泰山郡牟县上桷村维那主乐天佑廿人等造塔记残石》。东魏武定四年(546)刻。正书。十三行,行一至十四字不等。曾归长白端方。《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赏析】: 造像..

李次明爲亡儿造像记(书法)

李次明爲亡儿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李次明爲亡儿李那延造观世音白玉像》。东魏武定元年(543)七月刻。正书。九行,行一至六字不等。有宋元丰元年(1078)二月二十三日来高才、马良等题记。旧在河北枣强县。曾归山东..

元湛妃王令媛墓誌(书法)

元湛妃王令媛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故假黄钺太傅大司马广阳文献王妃墓誌铭》。东魏武定二年(544)八月刻。正书。二十一行,行二十一字。41×40.7cm。盖篆书阳文“魏故黄钺广阳王妃铭”三行,行三字。一九一七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