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法洛造像记(书法)

郭法洛造像记(书法):

【简介】:

北魏孝昌二年(526)二月刻。正书。十三行。前五行,行十八字;后八行,行二字。下有题名三列九行。左题名五人。《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书法线条变幻莫测,其中就少不了粗线的嬗递循环,“或细微仙衣半折金线垂,或妍媚桃花半红公子醉”,粗细之变,墨色之变,均可调节欣赏者的视觉,以此调动欣赏情趣。在墨色层次上,碑刻自然无法体现,它的丰富性远不如缣素,而笔画的粗壮纤细,却可因刻工的精细毫髮毕现。这件作品的线条是提按相间的,细如衣纹的线条是作者抒发的对象。委婉淸晰,细若蚊脚蚕丝,书写不易,镌刻更难。但不是所有的线条都通体连贯,有的显得轻浮细弱,有“鼠尾”之嫌,可见要掌握好长的纤细线条的整个书写过程是不易的。迅疾则失之空虚浅薄,迟缓又难以空灵淡宕。笔画优劣的不稳定性是魏书的特点,这点在唐楷中是少见的,我们欣赏褚遂良的《雁塔圣敎序》,柳公权的《玄秘塔》,毫无败笔,爲魏碑书家所不及。此碑作者只能达其一二吧。与此施行的重笔也难以令人折服,骨朶突出,竹节宛然,尖削毕露,圭角峥嵘,而主要是放置不够得当。这一流派后繁衍了如薛曜、薛稷,只是到了他们手中,已经处理得十分规矩、细緻了。

为您推荐

元宁造像记(书法)

元宁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荥阳太守元宁造像记》。北魏孝昌二年(526)正月刻。正书。十六行,行七字。在河南荥阳西门外二仙洞。《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元宁造像记》气象浑凝轩昂。用笔藏头护尾,含..

元珽墓誌(书法)

元珽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故左军将军司徒属赠持节督豫州诸军事龙骧将军豫州刺史河南元君墓誌铭》。北魏孝昌二年(526)十月刻。正书。十五行,行十八字。盖正书“魏故豫州刺史元珽墓誌铭”十一字。47.8×47.8cm。..

元斌墓誌(书法)

元斌墓誌(书法):【简介】: 《魏故骧威将军大宗正丞元君墓誌铭并序》。北魏正光四年(523)八月刻。正书。十五行,行三十一字。63.8×72.6cm。一九二七年河南洛阳后海资村出土。曾归三原于右任。现藏陕西西安碑林。赵万里辑..

元崇业墓誌(书法)

道充等一百人造像记(书法)

道充等一百人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靑州高阳郡新城县成买寺主道充等一百人造像》。北魏正光五年(524)八月刻。正书。记五行,行十四字。题名四列二十三行。在山东临淄大夫店。《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元晫墓誌(书法)

元晫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故靑州刺史元敬公之墓誌铭》。北魏孝昌元年(525)十一月刻。正书。二十二行,行二十二字。69×69cm。一九一九年河南洛阳安驾沟村出土。曾归武进陶湘。上海有正书局《六朝墓誌精华》影印..

元平墓誌(书法)

元平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大魏故宣威将军白水太守小剑戍主元公墓誌铭》。北魏正光五年(524)三月刻。正书。十八行,行十八字。47.5×48.5cm。一九二五年于河南洛阳城北鄕姚凹村出土。曾归三原于右任。现藏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