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平墓誌(书法)

元平墓誌(书法):

【简介】:

全称《大魏故宣威将军白水太守小剑戍主元公墓誌铭》。北魏正光五年(524)三月刻。正书。十八行,行十八字。47.5×48.5cm。一九二五年于河南洛阳城北鄕姚凹村出土。曾归三原于右任。现藏陕西西安碑林。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赏析】:

如果说书法中用笔有着明显的个性特徵的话,那么书写后被刻成的字迹同样留下了用刀的显着特徵。此墓誌似乎採用了一种旋转式刀法,使剔刻的字迹保持了圆曲浑厚的品味,尤其是在撇、捺、转折等带有弧度的笔画中,这种刀味是浓重的。换言之,是刀法遮掩了笔法,使刻石的字迹与原书产生了一定的差异。笔法中的柔美性,精微性完全被刀刻的刚厉性,粗率性所代替,表现了石刻的质直倾向。因此即使在同一结构中由于採取了不同的用刀方法,它所呈现的面貌也是逈然相异的。后世学书者的笔法直接追摹刀法,努力以笔法夹还原刀法的风格,这也是开拓笔法的诱导。

此墓誌刻在正方形的界格中,茂密而峻峭,是魏碑中的普通风格。在其个别字中,仍然不乏特殊的巧妙结构。比如“云”字,下面二横画的处理爲长短一样,但能与三角形的“厶”构成别有趣味的形态。对当时写刻说来,不妨视爲“雨”部太大的原因,其妙处在于能化险爲夷,使下部翻出一般程式,并不觉得相犯失重,这就啓迪着我们要在造形中注重随机的变化。

为您推荐

元斌墓誌(书法)

元斌墓誌(书法):【简介】: 《魏故骧威将军大宗正丞元君墓誌铭并序》。北魏正光四年(523)八月刻。正书。十五行,行三十一字。63.8×72.6cm。一九二七年河南洛阳后海资村出土。曾归三原于右任。现藏陕西西安碑林。赵万里辑..

元氏法义三十五人造像记(书法)

元氏法义三十五人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帝主元氏法义三十五人造弥勒像》。北魏孝昌二年(526)九月刻。正书。记三行,首行十五字,次行十七字,三行十三字。后题名十行。在山东历城黄石崖。旧揭石尙完好,今已残缺,只余题..

元纂墓誌(书法)

元纂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故持节都督恒州诸军事安北将军恒州刺史安平县元公之墓誌铭》。北魏孝昌元年(525)十一月刻。正书。二十行,行二十一字。75×69.7cm。一九一九年河南洛阳安驾沟村出土。曾归武进陶湘、上..

丘哲妻鲜于仲儿墓誌(书法)

元祐妃常季繁墓誌(书法)

元祐妃常季繁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故齐郡王妃常氏墓誌铭》。北魏正光四年(523)二月刻。正书。二十六行,行二十六字。627×62cm。淸末宣统二年(1910)河南洛阳高沟村出土。出土不久,石归董康,后被董康卖到日本,归日..

元尙之墓誌(书法)

元尙之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故威烈将军元尙之墓誌铭》。北魏正光四年(523)十一月刻。正书。四面刻,状如方柱。计二十二行,行二十二字。49.5×11.6cm。河南洛阳出土。出土时间不详。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

法义兄弟姊妹造石窟像(书法)

法义兄弟姊妹造石窟像(书法):【简介】: 北魏正光四年(523)七月刻。正书。记及题名共十八行,行约九字。在山东历城黄石崖。《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不通过笔,就难以形成预想的形态。书法形态又有一定的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