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緖墓誌(书法)

元緖墓誌(书法):

【简介】:

全称《大魏征东大将军大宗正卿洛州刺史乐安王墓誌铭》。北魏正始四年(507)十月刻。正书。三十六行,行二十七字。66×68cm。一九一六年河南洛阳安驾沟出土。曾归天津徐世昌。有翻刻本。翻刻本六行末“”字“曰”部中小横未刻。

【赏析】:

建安三国时代,古文经学压倒了今文经学,玄学与佛敎相继崛起,后来佛敎又代替了老庄玄学,文艺的变革派不仅压倒了保守派,而且也接受了佛敎的影响。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书法艺术随之实现了一大转变,从而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着独特的地位,它以隷书到楷书过渡时期的变态爲标誌。熟悉龙门二十品与西南大小二爨的人,一看元緖墓志,便知其它们之间的大同小异了。

通观而论,元緖墓誌的眞书似楷而兼隷,较早期的魏书严整多变,楷法较多,尤其是结体及其间不少的捺笔发锋,多有提按多变的圆意。然而又较楷书多方,结体尙不如楷书那样规範化与定型化。字形坚实,隷楷交杂,端庄朴茂,结构又逸宕多变。用笔方稜沉着,雄健隽发,绵密挺遒,文质斑烂,楷法多而隷意寡,中宫紧密而外缘恣肆。正如康有爲评论的那样:“体庄茂而宕以逸气,力沉着而出以涩笔。”洋溢着一种淸高雄迈,峻健伟茂的神气。

为您推荐

元保洛墓誌(书法)

元保洛墓誌(书法):【简介】: 北魏永平四年(511)二月刻。正书。十二行,行十二字。41.2×38.2cm。一九二六年河南洛阳姚凹村出土。曾归三原于右任。现藏陕西西安碑林。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赏析】: 魏碑因..

鲁衆造像记(书法)

鲁衆造像记(书法):【简介】: 北魏正始四年(507)四月刻。正书。二行,行十二至十二字不等。末有年款“正始四年四月”六字。《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鲁衆造像记》文字风格较朴厚,笔画刀法显露,方劲古拙。部分..

刘未等四人造像记(书法)

刘未等四人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刘未等四人造弥勒像》。北魏景明三年(502)十一月刻。正书。石断爲二。记在下半,十二行,行六至七字不等。下题名十二行,四周另有题名十行。原在河北房山石佛寺,曾归长白端方。《中国..

比丘尼法行造像记(书法)

元思墓誌(书法)

元思墓誌(书法):【简介】: 北魏正始四年(507)三月刻。正书。十八行,行十七字。59.4×61.5cm。一九一六年河南洛阳徐家沟出土。曾归德化李氏。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赏析】: 人们对于书法的鑒赏,每每关係..

车夫人鄯月光墓誌(书法)

车夫人鄯月光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前部王故车伯生息妻鄯月光墓铭》。北魏正始二年(505)十一月刻。誌质砖。正书。四行、行六至十字不等。45.8×23cm。一九三一年河南洛阳城东天皇岭出土。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

元侔墓誌(书法)

元侔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故太尉府参军事元君之墓誌铭》。永平四年(511)十一月刻。正书。阳、阴均十三行,行十九字。47×29.6cm。一九二六年河南洛阳陈凹出土。曾归吴文道、吴兴徐森玉、武进陶湘。赵万里辑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