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北魏写经。白麻纸质。753×28cm。存四百一十三行,行十七字。每行23.4×1.9cm。淸光緖二十五年五月(1899),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解放后由王封夫先生捐献,入藏敦煌县博物馆。《敦煌遗书书法选》曾予刊印。
【赏析】:
本卷墨迹行笔放纵舒展,但又顿挫分明,有些撇笔的收笔处还加有一个明显的迴锋,遇到有纵笔的短横,则肆意尽穿左竪。这是写经者爲了追求速度而又不碍辨识所採取的一种“惯性”的书写方法,当时写经中率多此例,可见写经者迅起急收的利落势态。
【简介】:
北魏写经。白麻纸质。753×28cm。存四百一十三行,行十七字。每行23.4×1.9cm。淸光緖二十五年五月(1899),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解放后由王封夫先生捐献,入藏敦煌县博物馆。《敦煌遗书书法选》曾予刊印。
【赏析】:
本卷墨迹行笔放纵舒展,但又顿挫分明,有些撇笔的收笔处还加有一个明显的迴锋,遇到有纵笔的短横,则肆意尽穿左竪。这是写经者爲了追求速度而又不碍辨识所採取的一种“惯性”的书写方法,当时写经中率多此例,可见写经者迅起急收的利落势态。
萧融墓誌(书法):【简介】: 《萧融墓誌》于一九八〇年九月在南京市栖霞区甘家巷出土,梁天监元年(502)刻,60×60cm。正书。二十行,行二十八字。任昉撰文,书家不详。《文物》一九八一年十二期发表,《书法丛刊》第四辑和日本《书..
大般涅槃经卷第一寿命品第一(书法):【简介】: 北朝早期的写本精品。墨书白麻纸卷。111.5×28cm。存六十六行,行十八字。每行23.8×1.7cm。淸代光緖二十五年(1899)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后流散民间,解放后入藏敦煌县文化..
中岳嵩高灵庙碑(书法):【简介】: 亦称《嵩高灵庙碑》。北魏太和二年(456)道士寇谦之立。正书。213.1×99.9cm。碑阳二十三行,行五十字,中间驳落近半。碑阴七列;一列二十二行;二列十六行;三至六列二十九行;七列九行。额阳文篆..
刘觊买地券(书法):【简介】: 南朝齐永明三年(485)书刻。一九五六年二月在武昌北郊刘觊墓中发现。砖刻。二十一行。砖左附刻有星宿图。刊于《兰亭论辩》。 【赏析】: 保留有隷书味道的在一九五六年二月在湖北武昌北郊河..
王宗上太守啓(书法):【简介】: 前凉·佚名。纸本,行书。凡六行,共三十二字。一九六四年新疆吐鲁番哈喇和卓三号墓出土。藏于新疆博物馆。刊于《书法丛刊》第十一辑。 【赏析】: 王宗其人,书史上无名。其书写时代大体上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