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捷表(书法)

贺捷表(书法):

【简介】:

亦称《戎路帖》。《贺克捷表》。魏·锺繇书于建安二十四年(219)闰月九日。此表有大小二本。此爲日本藏《郁冈斋帖》搨本,246×27.2cm。小楷十三行。另有《淳化秘阁续帖》、《玉烟堂》诸刻。上海艺苑眞赏社有影印本。刊入日本《书道全集》(三)。

【集评】:

宋《宣龢书谱》:“锺繇《贺克捷表》,备极法度,爲正书之祖。”明王世贞跋:“淸丽无前,唯结法似小异。”淸王澍跋:“锺太傅书,唐摹《贺捷表》爲第一,幽浑而大雅,或正或偏,诚具方外之妙。”

【赏析】:

《贺捷表》除了与《荐季直表》、《宣示表》、《力命表》具有共同的特徵外,又有自身独特的地方。大小、长短、粗细的反差极大,如“臣”、“繇”、“言”三字与左边的“以”、“无”、“任”、“不”四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保留着许多隷意的线条中,行书的用笔方式极爲明显,笔与笔之间、上字与下字之间,顾盼生姿,虽笔断而意连。笔画的起止比较外露、随意,在古雅的主调中透露出生动、活泼的气质。

此帖书写自然,风格古朴,笔法坚厚,结体茂密而意象幽深。从整体看,虽尙未脱尽隷书笔意,但已属楷书,或即羊欣《採古来能书人名》中所云之“八分楷法”。

为您推荐

孟孝琚碑(书法)

孟孝琚碑(书法):【简介】: 也称《孟琁残碑》、《孟广宗碑》。无年月。淸光緖二十七年(1888)九月在云南昭通白泥井出土,十一月移置凤池书院。爲云南唯一之汉碑。碑高140×100cm。隷书。十五行,行二十一字。共有二百六十字..

丸都山毌丘俭纪功刻石(书法)

丸都山毌丘俭纪功刻石(书法):【简介】: 也称《高句丽刻石》。三国魏正始三年(242)刻。淸光緖三十二年(1906)邑令吴光国得于吉林集安县西北板石岭。石裂爲二。今只存左上方一角。隷书。残存七行,行三至八字不等。共四十七..

朱君长题字(书法)

朱君长题字(书法):【简介】: 汉碑。无年月。存隷书“朱君长”三字。现存山东济宁。 【集评】: 淸方朔《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结构淳古,风神飘逸,隷中佳品,可爱也。”【赏析】: 淸朝碑学大盛时,人们熟视汉代庙堂名碑,朱君长..

孔褒碑(书法)

昭觉石阙(书法)

昭觉石阙(书法):【简介】: 一九八三年二月出土于四川省昭觉县四开区好穀鄕。东汉光和四年(181)刻。隷书。十二行,正面九行,侧面三行,计约四百字。石后来被回塡掉。文物出版社即发行之《中国汉阙》收入。 【赏析】: 汉代石..

荐季直表(书法)

荐季直表(书法):【简介】: 又称《荐关内侯季直表》,传魏锺繇书。末行署:“景初二年(221)八月司徒东武侯臣锺繇表”。小楷。刻帖有二:此作十九行,爲《眞赏斋帖》本,25.7×13.7cm。另作十三行。眞迹递藏宋薛绍彭、元陆行直、明..

范式碑(书法)

范式碑(书法):【简介】: 全称《庐江太守範式碑》。也称《范巨卿碑》。三国魏靑龙三年(235)正月立。石原在山东任城县,后移济宁州学。后碑曾佚。淸乾隆年间(1736—1795)碑额、碑文残石始再先后出。今存山东济宁铁塔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