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君神道阙(书法)

沈君神道阙(书法):

【简介】:

汉石阙。无年月。在四川渠县北八十里巖峰场侧。隷书。右阙题“汉谒者北屯司马左都侯沈府君神道”一行十五字。据淸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记:“石高五尺五寸二分,广二尺二寸三分”,“字径二寸五分。”左阙题“汉新丰令阯都尉沈府君神道。”一行十三字。

【集评】:

淸康有爲《广艺舟双楫》:“布白疏,磔笔长”,“隷中之草也”。徐树钧《宝鸭斋题跋》:“沈字道字发笔皆长,张瓘所谓作威投戟腾气扬波者,洵非溢美。”

【赏析】:

此刻在诸汉刻后中风格较爲明显,章法上行距以界格划分,有简牍遗意;用笔风格近《史晨》,波划极力伸张,显得舒展生动;结体上朴实而不乏生动之致;线条圆而灵动,属于潇洒飘逸一路风格。结字在界格之中而又不受拘束,字的大小,长、方、扁相交叉,以扁爲主。捺的燕尾带有汉代隷书成熟期的特色,兼有汉简的味道。

不成功之处在于波画夸张过度,使每字的重心失调,视觉效果突兀,似有画蛇添足之感,使作品风格朴厚的意味减弱。

通篇气势流畅生动,韵味平实而典雅,精细而不拘谨。虽然率眞的意味稍弱,但是古朴敦厚之意却很浓。

为您推荐

范式碑(书法)

范式碑(书法):【简介】: 全称《庐江太守範式碑》。也称《范巨卿碑》。三国魏靑龙三年(235)正月立。石原在山东任城县,后移济宁州学。后碑曾佚。淸乾隆年间(1736—1795)碑额、碑文残石始再先后出。今存山东济宁铁塔寺。..

刘熊碑(书法)

刘熊碑(书法):【简介】: 全称《汉酸枣令刘熊碑》,又称《刘孟阳碑》。无年月。原石久佚,搨本稀少。宋洪适《隷释》录有全文。据淸刘鹗旧藏整纸本计:上段十五行,行十二字;下段二十三行,行十五至十七字不等。此本较其它本完整。..

石廧村刻石(书法)

石廧村刻石(书法):【简介】: 也称《中郞等字残石》。汉刻石,无年月。淸道光十四年(1834)徐庭瓒得于山东邹县石廧村。十八年(1838)移置孟庙。石横长,隷书。十一行,有竪界格。 【集评】: 淸方朔《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隷兼..

昨疏还示帖(书法)

曹眞残碑(书法)

曹眞残碑(书法):【简介】: 全称《魏鎭西将军上军大将军曹眞残碑并阴》。也称《都督雍凉州诸军事曹眞断碑》。三国魏刻碑,年月泐。眞卒于三国魏太和五年(231)三月,此碑当在其后立。淸道光二十三年(1843)在陕西西安城外出..

赵宽碑(书法)

赵宽碑(书法):【简介】: 也称《三老椽赵宽碑》。东汉光和三年(180)十一月立。1942年四月周官尊在靑海县乐都县老鸦城白崖子出土。曾归马步芳,1950年遭火焚,残存一小块。今藏靑海省图书馆。隷书。二十三行,行三十二字。字径..

祀三公山碑(书法)

祀三公山碑(书法):【简介】: 俗称《小三公山碑》。也称《无极山碑》。东汉光和四年(181)四月立。在河北元氏县。淸道光二十七年(1847)移置元氏文淸书院东厢。漫漶甚。据淸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记:碑“高五尺八寸,广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