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三老石堂画像题字(书法)

阳三老石堂画像题字(书法):

【简介】:

东汉延平元年(106)十二月刻。隷书。淸光緖间(1875—1908)山东曲阜出土。曾归长白端方等。今藏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上爲“阳三老”三字,下三行,首行二十八字,二行二十四字,三行二十三字。汉刻石文字今存者以此爲最小。有重刻本。

【赏析】:

三老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假如留心注意汉碑,它出现的频率并不低。有好几块以三老命名的碑,如《三老讳字忌日记》、《三老赵宽碑》就是其中比较有名的二块。只不过同样的三老,其人大相径庭,地方、年代、记载内容也各不相同,书风的差异自属必然。

这块《阳三老石堂题字》的款式与常见的题字不觉有多大的区别,流播于民间的刻石少淸规戒律制约,感觉上总比用于树碑立传的官家刻石要洒脱,豪放。此刻石的结字大小、长短,广狭自在活跃、天趣盎然,线条则奇崛而含风骨。以牺牲法度的代价换取自由激昂的情调,权衡得失利弊,自然是値得的。能进入书境的刻石,其层次显然不低。不过《阳三老石堂题字》风格的形成,未必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出于某种意度、想法,其情状显属偶然得之,也就是说“无意于佳而佳”的状态。但从此却可窥见汉人胸襟的开阔、旷达。

刻石三行上下字距之间有些变化,行间空间呈“N”形,料想这是刻石时爲了保持视觉上的平衡,採取的应急措施。这一着,见出了作者灵活的应变能力以及对文字、刊刻综合把握的诸多经验。它提示了成功的创作不是单一的纸笔相契,而是各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

为您推荐

少室石阙铭(书法)

少室石阙铭(书法):【简介】: 也称《嵩山少室石阙铭》、《中岳少室石阙铭》。无刻石年月。据淸王澍考爲东汉延光二年(123)三月刻。在河南登封邢家铺。与《太室石阙铭》、《开母庙石阙铭》合称爲《嵩山三阙》。分东西两阙..

沈传师(书法)

沈传师(书法):【小传】: 唐代宗大曆四年—唐文宗太和元年(769—827)。字子言。苏州吴(今江苏苏州)人。德宗时官至尙书右丞、吏部侍郞。以书名。传世书迹有《罗池庙碑》、《黄陵庙碑》、《柳州石井铭》等。《旧唐书》卷..

玄秘塔碑(书法)

玄秘塔碑(书法):【简介】: 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一敎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唐会昌元年(841年)十二月立。386×120cm。裴休撰,柳公权书并篆额,邵建和、邵建初镌字。正书。二十八行,行..

卢璠墓誌(书法)

楚金禅师碑(书法)

楚金禅师碑(书法):【简介】: 全称《唐国师千佛寺多宝塔院故法华楚金禅师碑》。唐贞元二十一年(805)立。僧飞锡撰,吴通微书。正书。三十二行,行字数不一。在陕西西安。淸王昶《金石萃编》着录。【集评】: 明王世贞《弇州山..

延光残碑(书法)

延光残碑(书法):【简介】: 又称《延光四年残碑》、《都官是吾残碑》、《是吾残碑》。隷书。漫漶甚。五行,行字数不可计,存约四十字。有竪界文。额横列五行,亦隷书。东汉延光四年(125)八月立。淸康熙六十年(1721)在山东诸城..

台州公验判署(书法)

台州公验判署(书法):【简介】: 唐·陆淳书于贞元二十一年(805)。纸本。行书。凡三行,共十四字,每行字数不一。刊于日本《书道全集》(十)。 【赏析】: 所谓公验是唐代官府开具的一种证件。陆淳是唐代着名的经学家,曾任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