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嘉元年画像题记(书法)

元嘉元年画像题记(书法):

【简介】:

东汉元嘉元年(151)八月二十四日立。一九七三年五月于山东苍山县城西城前村南北朝墓葬中出土。此墓採用了东汉画像石十石。其中有题记者二石。一隷书。十行,行二十二至二十七字不等。有坚界格。元嘉元年八月二十日立。一隷书。五行,前四行,行十九至二十字不等;第五行三字。无年月。

【赏析】:

东汉早期的隷书自西汉古隷发展而来,其于桓灵之世以前尙在发展之中,在桓帝之后,渐渐定型。元嘉元年(151)所立《元嘉元年画像石题记二石》,是一种独特的汉碑书体,其书艺境界具有相当水平。

此题记二石总的特点是自由自在,它和东汉各个名碑相比,显得自由疏放,风致古拙,显示了一种特定的书法美。从书体上看,好像是刻手没有经过书丹直接上石,那含蓄有力的笔划,可以使人意会到许多丰富多采的“刀趣”。这种“刀趣”,现今篆刻家多有取法:将那种古拙且带“金石味”的笔划入印,力求新意。“二石”在结体取势上较爲独特,字形或长或方、或大或小,都是依每个字的具体形状变化而安排。例如刻石中的两个“龙”、两个“马”、两个“家”、两个“堂”,均不失之于呆板、雷同,笔划极尽变化之能。“透过刀锋看笔锋”,刻者起笔大多见方,收笔呈尖状,字画乾脆利落。笔势雄强、意志戆宕。整体效果上给人以凌厉之感。章法安排上,它更不同于东汉规矩的《史晨》、《乙瑛》,而是互相错落,坚有行、横无列,显露了书刻者布局随意自如的精湛技艺。

为您推荐

沈传师(书法)

沈传师(书法):【小传】: 唐代宗大曆四年—唐文宗太和元年(769—827)。字子言。苏州吴(今江苏苏州)人。德宗时官至尙书右丞、吏部侍郞。以书名。传世书迹有《罗池庙碑》、《黄陵庙碑》、《柳州石井铭》等。《旧唐书》卷..

玄秘塔碑(书法)

玄秘塔碑(书法):【简介】: 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一敎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唐会昌元年(841年)十二月立。386×120cm。裴休撰,柳公权书并篆额,邵建和、邵建初镌字。正书。二十八行,行..

卢璠墓誌(书法)

卢璠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唐故归州刺史卢公墓誌铭》。李行修撰。唐元和十四年(819)九月九日刻。正书。三十一行,行三十一字。66.6×66.6cm。河南省洛阳市北邙山出土。一九三二年春归李根源。李根源《曲石唐誌目..

楚金禅师碑(书法)

台州公验判署(书法)

台州公验判署(书法):【简介】: 唐·陆淳书于贞元二十一年(805)。纸本。行书。凡三行,共十四字,每行字数不一。刊于日本《书道全集》(十)。 【赏析】: 所谓公验是唐代官府开具的一种证件。陆淳是唐代着名的经学家,曾任信、..

最澄将来目录跋(书法)

最澄将来目录跋(书法):【简介】: 唐·郑审则书于贞元二十一年(805)。纸本。行书。竪28.5cm。藏于日本滋贺延曆寺。刊于日本《书道全集》(十)。【赏析】: 郑审则此跋係用硬笔所书,峻利挺劲,圆润婉畅,颇得唐人写经体丰腴跌宕..

李含光碑(书法)

李含光碑(书法):【简介】: 全称《茅山元靖先生李含光碑》。唐大曆七年(772)八月立。张从申书,李阳冰篆额。明嘉靖三年(1524),碑毁于火。淸同治初杜文澜以归安吴氏本刻于木,旋毁。传世墨本有王觉斯题签宋搨本,今藏北京故宫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