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关斋记(书法)

八关斋记(书法):

【简介】:

全称《有唐宋州官吏八关斋会极德记》。唐大曆七年(772)刻。石幢。颜眞卿撰并书。正书。八面刻:各五行,行二十八字。据《金石萃编》:“碑高丈一尺四分,宽二尺五分。”唐会昌中(841—846)大毁佛寺,石被毁五面。唐大中三年(849)郡守崔倬以旧搨本补刻之。在河南商邱。宋搨本碑首书衔名一行“颜眞卿”之“眞”字可辨。淸王昶《金石萃编》着录。

【集评】:

明王世贞《弇州山人稿》:“方整遒劲,中别具姿态,眞蚕头鼠尾得意时笔也。此书不甚名世,而其格不在《东方》、《家庙》下。”明盛时泰《苍润轩碑跋》:“此书在颜碑者最爲奇伟,盖以其气象森严而又不窘束故尔。”淸郭尙先《芳坚馆题跋》:“董思白临《八关斋记》,叹其有篆隷气,无贞观、显庆诸家轻绮之习。”淸周星莲《临池管见》:“鲁公书如《宋开府碑》之高浑绝俗,《八关斋》之气体雍容,昔人以爲似《瘗鹤铭》者,诚爲绝作。”淸孙承泽《庚子消夏记》.“字法大径三寸许,方整而有风致,视他书更胜。”淸杨宾《大瓢偶笔》:“高丘有颜鲁公《八关斋会记》,余向指爲颜书之最恶。”淸康有爲《广艺舟双楫》:“《八关斋》骨肉停匀,绝不矜才使气,昔人以爲似《鹤铭》,诚爲近之。”

【赏析】:

人们印象中雄浑的颜体,与此碑相比出入甚大。笔画如刀斩般的利落,颇有柳体意味,不见通常的凝重,结体中的粗放只剩下一缕盘旋不去的回忆。

这种现象恰好说明了这样一个话题:艺术风格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它不似一个人的性格具有那种稳定性(特别是道德性格)。《八关斋记》作爲颜书中的例外,使我们看到了颜眞卿艺术性格的另一个侧面。

此碑亦是颜眞卿擘窠大字,字径二寸有余。虽不比《大唐中兴颂》摩崖刻石古朴厚拙,但气度雍容,极似《瘗鹤铭》。虽方整遒劲,却另有一番姿态和风度。横细竪粗,重点突出,相向环抱,力包字中,如屋漏痕,如锥画沙,最能体现颜体蚕头燕尾的风格个性。气势开阔,雄浑壮观。观此碑,不觉使人联想起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黄河,大气磅礴,起伏跌宕,却又力含其中,凝重、雄浑、粗犷、壮观。

擘窠大字楷书虽不是颜眞卿所创,但颜眞卿却以擘窠大字在书法史上佔有重要位置。字越大,越能体现颜体风格,端庄厚重,气度宏伟。从这个角度讲,颜体最具有庄严风貌,最适宜于题匾额。其气魄大,力度强,有震慑天下之威力,壮观无比,令人叹绝。鑒此,想在榜书匾额书法上有所成就者,应当从颜眞卿大楷入手。

为您推荐

徐浩(书法)

徐浩(书法):【小传】: 唐武则天长安三年—唐德宗建中三年(703—782)。字季海。越州(今浙江绍兴)人,肃宗时曾任中书舍人,后历工部侍郞、吏部侍郞,封会稽郡公。人称“徐会稽”。工行楷书,得其父徐峤之传授。传世书迹有《朱巨..

多宝塔碑(书法)

多宝塔碑(书法):【简介】: 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唐天宝十一年(752)立。岑勛撰,颜眞卿书,徐浩题额。正书。三十四行,行六十六字。285×106cm。现藏陕西西安碑林。北宋搨本十四行“归我帝力”之力字左未..

食鱼帖(书法)

食鱼帖(书法):【简介】: 亦称《食鱼肉帖》。唐·怀素书。墨迹本。古摹本。纸本。草书。八行,五十六字。29×51.5cm。钤有“希”字半印、“军司马印”、“赵氏子昂”、“项元汴印”等鑒藏印。现藏靑岛市博物馆。明顾复《..

裴将军诗(书法)

宋璟碑(书法)

宋璟碑(书法):【简介】: 全称《有唐开府仪同三司行尙书右丞相上柱国赠太尉广平文贞公宋公神道碑铭并序》。亦称《宋广平碑》。唐大曆七年(772)九月立。颜眞卿撰并书。正书。三面刻:两面各二十七行,据《金石萃编》:“碑高丈..

夫子庙堂记残碑(书法)

夫子庙堂记残碑(书法):【简介】: 唐·颜眞卿书于天宝十一年(752)。搨本,楷书。正文凡八行,有残缺。30×30cm。陕西省华县旧存。北京图书馆藏。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四)。【赏析】: 此碑书于四十四岁,係颜眞卿早年手笔..

隆禅法师碑(书法)

隆禅法师碑(书法):【简介】: 作者不详。书于唐天宝二年(743)。搨本,行书。159×81.8cm。陕西省博物馆西安碑林藏。日本东洋文库藏。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四)。 【赏析】: 自从太宗以行书写碑以来,模仿这种作法的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