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胡生鄂公序屏(书法)

赠胡生鄂公序屏(书法):

【简介】:

现代·齐白石书于甲子年(1924)三月十五日。

纸本。篆书。序文一则。凡四幅,第一、二、三幅均五行,第四幅六行,共四百四十六字。刊于《齐白石作品集》、《民国时期书法》(下)。。【赏析】:

这件篆书四条屏应属齐白石篆书作品中的精彩之作。

虽然它不像齐氏最典型的代表作那样雄健奇伟,但其艺术蕴量却是颇爲宏富的。用笔的简拔浑劲,旣保留着他在篆书作品中出以隷笔的特点,同时又避免了豪纵有余涉嫌矜张的毛病,显得深厚有涵容。

结构的若篆若隷,体方笔圆,气象宽朗,都可以见得他对于周秦两汉精华的吸取与化用,其间绝不止于《祀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或秦诏版、权量。与此同时,由于书写时情緖的从容随任,由于兴之所至信手拈来而隷、楷、行间揷,结字便出现了生动多姿的奇趣,通篇则长短大小交错爲用,有行无列却又浑然一体,气息质朴,毫无拼凑之感。作者在落款跋语中自谦爲“以错乱无度之字书之”,实际上,像这样以篆书爲统一的基调而又悠游,含化于隷、篆、楷、行之间的作品,在现代书作中可以说少有可与比肩者;即使上溯到整个淸代,这样的作品也应算是独特而成功的。在此,作者书法修养的博积蓄深当然勿庸赘言;更重要的还是他那戞然独造的胆识与才能。

为您推荐

甲骨文书家及风格(附第一时期)(书法)

甲骨文书家及风格(附第一时期)(书法):【简介】: 在晚商王朝二百七十多年间,由于时代风尙与契刻贞人的技巧等原因,因此,不同时代,也产生了不同的风格。近人董作宾根据卜辞中的“世係”、“称谓”、“贞人”、“字形”、“书..

论用笔十法帖(书法)

论用笔十法帖(书法):【简介】: 明·宋克书。纸本。楷、草书。46.5×37.7cm。楷草书十五行。北京市文物局藏。刊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一),日本《中国书道全集》(七)。 。【赏析】: 这幅作品乍看即十分有趣,其中有楷书、..

扫地焚香诗册(书法)

扫地焚香诗册(书法):【简介】: 现代·齐白石书。时年四十九岁(1912)。纸本。行书。凡十一行,共二百六十八字。刊于《书谱》一九八六年第六期。。【赏析】: 集诗书画印技艺于一身的白石老人,其书风一如其画风,笔墨纵横雄健,造..

致仲基道丈尺牍(书法)

甲骨文(书法)

甲骨文(书法):【简介】: 殷商时代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简称“甲骨文”。由于出土在殷商王朝的故都河南安阳小屯,史称殷墟,故又称“殷墟文字”。其内容绝大多数是王室占卜之辞,故又称“卜辞”、或“贞卜文字”。此种文字..

赠子大兄世长联(书法)

赠子大兄世长联(书法):【简介】: 淸·赵之琛书。纸本。篆书。五言联。上下联正文十字,款十二字,共二十二字。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二十四)。。【赏析】: 篆籀自秦汉以后,精妙者绝少,唯有唐代李阳冰篆书,特以瘦硬见长,但无秦汉..

田君彦墓誌(书法)

田君彦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大唐故处士田君墓誌铭并序》。唐龙朔三年(663)五月刻。正书。十五行,行十六字。34.3×34.3cm。曾归张钫千唐誌斋。文物出版社辑入《千唐誌斋藏誌》。 。【赏析】: 此誌书法,丰茂而有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