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赋(书法)

文赋(书法):

【简介】:

墨迹本。无款。传唐陆柬之书。纸本。行书。据《石渠宝笈》载:纵八寸、横一丈一尺一寸。一百四十四行,凡一千六百六十八字。钤有“河东李倜士弦章”、“拟晋山房”、“乾隆”、“嘉庆”、“宣统御览之宝”等鑒藏印记。曾经元李倜、淸内府收藏。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台湾故宫法书全集》、日本《书道全集》等着录。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书画出版社有影印本。

【集评】:

元欧阳玄跋:“此帖笔势翩翩相类,令人神情惘然,但李公谓其书变态不同,此正柬之妙处。”元揭傒斯跋:“唐人法书结体遒劲有晋人风格者,惟见此卷。”明宋濂跋:“唐人之书论者以其临晋,往往少之,殊不察其变化之妙也。柬之此笔神俊超诣,非诸家所能及。”明谢观跋:“书法多自《兰亭》中来,其超诣神骏,有非唐临晋帖者所可同。然唐初以书名家则欧、虞、褚、薛,惜陆书世不多见,故未得与四子并称。以识者观之,当无优劣。其戈波之法虽得于虞秘书,而变化不拘结构,自成一体,殆有逼于永和遗迹者矣。淸孙承泽跋:“全摹《禊帖》而带有其舅氏虞永兴之圆劲,遂觉韵法双绝。唐初诸公仿晋率涉板直,如此妙腕,未见其匹。”又:“柬之所书则精绝一世,字字员秀,脱胎于《兰亭》而带有其舅氏虞永兴之逸致,遂韵法双绝。”

【赏析】:

陆机文赋卷被断爲陆柬之书,以其韵法双绝而飮誉于书苑,流美至今。细审陆氏之墨迹,用笔精到,内含刚柔,骨力遒劲,温润圆浑。尤其是自靑年时代已开始的蕴育了几十年的创作热情此时已洋溢奔放,达到与晋陆的契合、书家兴会淋漓的境地,于是心手双畅,穷理极趣,一片神机。看此行书与羲之的杰构《兰亭帖》有一般的自然活泼,超逸神俊。因此揭傒斯:“唐人法书,结体遒劲,有晋人风格者惟见此卷。”实不爲虚美!

《文赋》云:“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陆柬之的书卷正是精骛心游于书艺太空时的杰出创作。这种超凡的造诣,赢得后世的高度赞扬,并滋养了代代书家,赵孟頫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而柬之之子陆彦远,彦远外甥张旭则循此而一脉相承都成了杰出的书家。

为您推荐

大唐纪功颂(书法)

大唐纪功颂(书法):【简介】: 唐显庆四年(659)刻。唐高宗李治撰并书。行书。三十五行,行七十至七十二字不等。额飞白书“大唐纪功颂”五字。在河唐汜水县等慈寺。 【赏析】: 由于太宗皇帝的倡导,整个唐代的行书被一层儒雅..

陆柬之(书法)

陆柬之(书法):【小传】: 生卒年不详。唐苏州吴人,虞世南甥。官至朝散大夫、太子司仪郞、崇文侍书学士。其书学舅书,又学欧阳询、王羲之、王献之,与欧、褚齐名。传世书迹有《书陆机文赋》、《急就章》等。【集评】: 唐张怀..

李神符碑(书法)

李神符碑(书法):【简介】: 唐殷仲容书于永徽二年(651)。搨本,隷书。凡五行。陕西省三原县献陵旧存。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三)。【赏析】: 此碑书法极似《张迁碑》,试观“讳、字、焕、东、其、父”等字,皆如出一辙。其..

兖公颂(书法)

赵模(书法)

赵模(书法):【小传】: 生卒年不详。唐太宗时翰林供奉搨书入。曾奉太宗命鈎摹王羲之兰亭序,以赐太子、诸王。其书学二王。传世书迹有《高士廉茔兆记碑》等。【集评】: 宋《宣和书谱》:“模喜书,工临仿,始习羲、献学,集成《千文..

孟法师碑(书法)

孟法师碑(书法):【简介】: 全称《京师至德观主孟法师碑》。唐贞观十六年(642)五月立。岑文本撰,褚遂良书。正书。原石久佚,仅有淸临川李宗瀚旧藏剪裱唐搨孤本传世。凡二十页,页四行,计七百七十六字。上海延光室、中华书局、..

伊阙佛龛碑(书法)

伊阙佛龛碑(书法):【简介】: 摩崖刻石。亦称《三龛记》。唐贞观十五年(641)十一月立。岑文本撰,褚遂良书。正书。三十二行,行五十一字。额篆书“伊阙佛龛之碑”六字。在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传世搨本以明何良俊淸森阁旧藏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