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张芝帖(书法)

临张芝帖(书法):

【简介】:

元·兪和书。纸本。章草。凡七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九十字。23.6×14.3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石渠宝笈三编》着录。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六)。今载《故宫书画录》卷三。

【集评】:

明王世贞《艺苑巵言》云:“子中颇得赵孟頫三昧,用章章书《急就章》,觉古色蔼然”;明桑悦云:“紫芝所书,深得松雪笔意,而圭角稍露,正如献之之于羲之也。”

【赏析】:

章草,隷书之捷(速写)。解散隷体,点划简而连。波磔不减,于飘逸之中,有厚重蕴藉的笔致。葆有两千年前的美趣。佳书供赏,睹之能不“发思古之幽情”!

东汉张芝章草书《八月九日帖》原刻,见《淳化阁帖》。其行笔迟重,着墨丰实,点画有度,而又形体圆美,态度沉腼,若博学谦抑之士,“满而不溢”。后三行轻盈流丽,翩然可喜。兪和明人,其书法必然要带来一些行笔平下,结字外展的时代特点,因之,对照原刻这篇临写之作,就显得有些含蓄不足而开张有余了。笔力率直,字势轻扬,固然也有其淳厚之处,但总觉意在字表。然而,纵观全体,却也气充势满,并没有故作文弱的习气。尤値得称道的是:能够不受前人模式的约束,敢于率然地以己意书之,拙与不拙,美与不美,杂处其间,戆态可掬,这就反衬出来不着意雕饰、不故作安排的学者本色。比那种“体媚悦人”而得名者,在品格上有所不同。

为您推荐

致太朴内翰先生阁下尺牍(书法)

致太朴内翰先生阁下尺牍(书法):【简介】: 元·余阙书。纸本。行书。尺牍一则。凡二十三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一百四十四字。29.3×67.2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今载《故宫书画录》卷三。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六)..

致云林徵君尺牍(书法)

致云林徵君尺牍(书法):【简介】: 元·薛植书。纸本。行楷书。尺牍一则。凡十六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一百五十八字。26×30.3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石渠宝笈三编》着录。今载《故宫书画录》卷三。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

自书诗稿册(书法)

自书诗稿册(书法):【简介】: 元·倪瓒书。纸本。行书。自书诗稿四十七首。册页,凡十六幅。每幅均24.4×20.1cm。《石渠宝笈三编》着录。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今载《故宫书画录》卷三。刊于《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六)。 【..

临王义之知问大都两帖(书法)

余阙(书法)

余阙(书法):【小传】: 元成宗大德七年—元顺帝至正十八年(1303—1358)。字廷心,一字天心。自号靑阳先生。庐州(今安徽合肥)人。世家武威,父官于庐,遂家焉。元统元年赐进士及第。与修辽、金、宋三史。工诗文。存世书迹有《..

幽磵寒松图题诗(书法)

幽磵寒松图题诗(书法):【简介】: 元·倪瓒书。纸本。楷书。59.7×50.4cm。故宫博物院藏。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六)。 【赏析】: 此爲题画诗,原作在画的上方,并不是一张单独的书法作品。倪瓒是位颇有名气的大画家,其画..

紫阳书院记册(书法)

紫阳书院记册(书法):【简介】: 元·唐元书。纸本。隷书。凡三十九行。除第三十八行爲五字外余皆每行九字,共三百四十六字。凡四开,第一开22.5×23.9cm,第二开22.7×22.6cm,第三开22.6×22.9cm,第4开22.7×22.9cm。台北故宫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