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炽妻姜敬亲墓誌并盖(书法)

寇炽妻姜敬亲墓誌并盖(书法):

【简介】:

全称《魏故广州长史襄城顺阳二郡太守寇府君夫人昌平郡君姜氏墓誌铭》。隋开皇三年(583)十月刻。正书。二十四行,行二十四字。57×56.5cm。盖阳文正书“故襄城府君寇公夫人姜氏铭”十二字。一九二五年河南洛阳城东马沟村西出土。曾归三原于氏。现藏陕西西安碑林。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赏析】:

此墓誌製于隋文帝统一南北后的第三年,虽然是隋誌,书刻者却是魏时人。无论是魏是隋,此誌都是其中精品。古朴端凝、潇洒淸逸,有隷字之神而无隷字之形,可见书碑者极善于取捨。尽管布局平稳满实,但仍显得灵动疏朗,不觉得气闷。这是因爲大小穿揷的字形、方圆兼使的结构与刚柔相济的用笔,有效地打破了严肃规整的章法。在魏誌中它属于工整兼奔放的一路,虽经刀刻,笔情墨趣却随处可见,并流露出行书笔意。

魏誌往往配有誌盖,上有铭文,犹如碑上题额。此誌盖未沿用常见的篆体,却代以如墨迹般灵秀多姿的行楷书。虽寥寥十二字,却写得雄深朴茂,同铭文一样富有笔趣。在这裏拙与巧已被神奇地溶爲一体;如“故”字左旁的“古”字粗壮而宽大,右旁的“文”字细弱而窄小,两相配合显得稚拙,也很巧妙。“襄”字的结构上疏下促,不但没有削弱稳定感,反而增添了摇曳之姿。在不经意中寻求变化,将腐朽化爲神奇,是本墓誌书碑者的一大本事,偏爱稚拙书风的学书者,可从中受到啓发。

为您推荐

智永(书法)

智永(书法):【小传】: 生卒年不详。陈、隋间僧,名法极,俗姓王氏。会稽(浙江绍兴)人。晋王羲之第七世孙,徽之后。与兄孝宾俱舍家入道,住永兴寺,人称“永禅师”。工正、草书,传家法。闭门习书三十年,写《千字文》八百余本,分送浙..

岗山佛说观无量寿经(书法)

岗山佛说观无量寿经(书法):【简介】: 这是邹县岗山刻石中字数最多、保存亦最完好的一块石刻经文,刻在一块兀立的巨石之上,俗称鷄咀石,南面而立,石高八尺二寸五分,宽五尺一寸,凡十一行,共一百四十五字。 岗山爲四山摩崖之一,与其..

李和墓誌(书法)

李和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大隋使持节上柱国德广郡开国公李使君之墓誌铭》。隋开皇二年(582)十二月廿六日刻。正书。三十三行,行三十四字。盖篆书四行十六字。86×86cm。一九六四年十月于陕西省三原县城东北双盛村..

刘贤墓誌(书法)

豆卢通世子僧奴造像记(书法)

豆卢通世子僧奴造像记(书法):【简介】: 隋开皇元年(581)四月刻。正书。七行,行存三十二字。有方界格。后题名十八行。在山西平定。 【赏析】: 随着隋朝统一中国南北疆土,书法艺术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楷书的承前啓后时..

李雄墓誌(书法)

李雄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大周大象二年岁次庚子十二月壬子朔九日庚申开府参军事李义雄之铭誌》。北周大象二年(580)十二月刻。正书。十一行,行四至八字不等。22.8×49.3cm。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白实造中兴寺石像碑(书法)

白实造中兴寺石像碑(书法):【简介】: 西魏大统元年(573)四月立。正书。二十五行,行二十字。有直界。下题名二列,列三十五行,字数不等。《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白实造中兴寺石像碑》是北朝书法中方正骨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