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灵藏造像记(书法)

魏灵藏造像记(书法):

【简介】:

全称《魏灵藏薛法绍造像记》。北魏刻石。无年月。正书。十行,行二十三字。额正书“释迦像”三字。额左右各题名一行。在河南洛阳龙门山古阳洞北壁。淸乾隆年间钱塘黄易访搨后始显于世。龙门造像二十名品之一。旧搨本第三行“腾空”之“空”字未损。文物出版社有影印本。

【集评】:

近代康有爲《广艺舟双楫》:“《杨大眼》、《始平公》、《魏灵藏》、《郑长猷》诸碑,雄强厚密,导源《受禅》,殆衞氏嫡派。惟笔力雄绝,寡能承其緖者。”又:“若《杨大眼》、《魏灵藏》、《惠感》诸造像,巨刃挥天,无不以险劲爲主。”又:“《杨大眼》爲峻健丰伟之宗,《魏灵藏》、《广川王》、《曹子建》辅之。”列爲“能品下”。

【赏析】:

《龙门二十品》中有十九品在古阳洞中,而且大多在石壁的高处或顶部,这两块造像位置算是较低的,但离地面也有一丈左右,悬想当初书丹刻石都须在脚手架上进行,再从这些造像记来看,别字不少,这两块尤爲突出。因此很有可能是出于石工中善书者之手。

说它是石工们自写自刻的作品,并非是否定它的书法艺术。相反,在这些造像题记的字迹中,我们能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那种厚重朴实、刚健雄强的气质。它的笔书遒劲浑厚,姿态庄重稳健,生气勃勃,活像一个个精壮憨厚的汉子。可惜这些石工中的书法家,由于社会地位低下,没有能够留下姓名,但他们在雕塑及书法艺术史上的贡献,却是抹煞不了的。

为您推荐

李雄墓誌(书法)

李雄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大周大象二年岁次庚子十二月壬子朔九日庚申开府参军事李义雄之铭誌》。北周大象二年(580)十二月刻。正书。十一行,行四至八字不等。22.8×49.3cm。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白实造中兴寺石像碑(书法)

白实造中兴寺石像碑(书法):【简介】: 西魏大统元年(573)四月立。正书。二十五行,行二十字。有直界。下题名二列,列三十五行,字数不等。《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白实造中兴寺石像碑》是北朝书法中方正骨骾、..

石柱颂(书法)

石柱颂(书法):【简介】: 北齐石刻。无年月。柱两面刻。一面正书“舍首陀能断除者则见佛性成上道”十四字。一面刻字两行,行二十字。 【赏析】: 汉以后的隷书观者一眼即能识别出来,因爲汉隷具有一种特有的“古意”在起着内..

时珍墓誌(书法)

李元海兄弟七人等造四面像(书法)

李元海兄弟七人等造四面像(书法):【简介】: 北周建德元年(572)九月刻。正书。十九行,行九字。末署岁月一行。上像旁题名九人。阴题名五列,列十行。左右侧题名各四列,列四行。《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北朝碑刻..

慕姜公像碑(书法)

慕姜公像碑(书法):【简介】: 北齐武平元年(570)十月立。隷书。二十四行,行四十字。《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在南北朝这个朝代更叠的时期,书法艺术也处在一个由隷变楷的过渡阶段。在这个楷书演变的过程中,出现了..

太平寺碑(书法)

太平寺碑(书法):【简介】: 隋开皇元年(581)立。隷书。存十四行,行三十五字。右上方存六字。 【赏析】: 隷书以桓灵时期爲极则,此后便走向下坡路。这时,在民间很早就孕育的楷书因素,乘隷书之衰,得以迅猛发展,给书坛增添了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