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昂墓誌(书法)

崔昂墓誌(书法):

【简介】:

全称《赵州刺史崔昂墓誌》。北齐天统二年(566)二月刻。隷书。三十三行,行三十三字。72×72cm。盖篆书“齐故祠部尙书赵州刺史崔公墓誌之铭”。四行,行四字。一九六八年河北省平山县北上三汲村出土。《文物》一九七三年第十一期着录。

【赏析】:

《崔昂墓誌》,全篇一千零五十字,步伍整齐地排列在预先刻制成的界格内,声势浩大,俨如号令威严的阵营,表现出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气槪。其结字疏密有致,大小一律而又呈横势,中控外放,紧密而不拘结,开展而不怒张。用笔方圆并施,点画刚劲雄健,峻峭中不失浑厚,威烈中时露平和。其转折处多用提按法,每作捺笔也使波磔有收敛,在隷法中融含着较浓的楷意,体现了北朝书法“楷中有隷,隷中有楷”的普遍规律。

《崔昂墓誌》在很大程度上还保留着北魏书法开张放逸的余风,但较之同墓而出的开皇八年(588)所刻的《郑仲华墓誌》,中间虽只相隔了二十二年,但书风却已有很大的距离了。这说明,书法艺术发展至北齐,书风的演变是何等的激剧。同时也可以看出,北齐书法在整个书法发展史中应有的重要位置。北齐刻石,以隷体出现爲多,表现风格大都与《崔昂墓誌》相一致,因此,《崔誌》在齐刻石中,是有着它特殊的代表性的。通过它,我们基本上可以窥视到这时期的书法风貌和发展趋势。

为您推荐

贺屯植墓誌(书法)

贺屯植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周故开府仪同贺屯公之墓铭》。北周保定四年(564)四月刻。正书。二十五行,行二十二字。37×37cm。陕西三水出土。曾归邑人唐氏、宋氏、长白端方。初搨本十六行“十二月”之“十”完好。..

高健墓誌(书法)

高健墓誌(书法):【简介】: 北齐天保六年(555)十月刻。正书。三十四行,行三十四字。盖篆书“齐故齐凔二州刺史高公墓铭”四行,行三字。74×75.6cm。河北磁县出土,曾归上虞罗振玉、武进陶湘。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

张世保等人造塔记(书法)

张世保等人造塔记(书法):【简介】: 北齐天保三年(552)三月刻。正书。上记二十行,行七字。下题名,像前二列:上列五行;下列四行。像后三列:上列八行;下二列,列各九行。曾归丹徒刘鹗。《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项穆《书..

天柱山铭(书法)

李鸾炽造像记(书法)

李鸾炽造像记(书法):【简介】: 北周保定元年(561)六月刻。正书。五行,行六字。石曾归端方。《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赏析】: 公元六世纪一位无名书手刊刻的一方造像文字,寥寥数十字。字形东倒西歪,字口斑驳不堪,却引起了..

高百年墓誌(书法)

高百年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齐故乐陵王墓誌铭》。北齐河淸三年(564)三月刻。隷书。二十二行,行二十二字。72×71cm。盖篆书阳文“齐故乐陵王墓誌之铭”三行,行三字。一九一七年河北磁县出土。曾归上虞罗振玉、武进..

赵郡王修寺颂(书法)

赵郡王修寺颂(书法):【简介】: 亦称《赵郡王高叡修定国寺颂记》。北齐天保八年(557)四月刻。正书。二十一行,行十字。旧在河北灵寿,今在曲阳县政府所在。 【集评】: 近代康有爲《广艺舟双楫》:“《定国寺》如禄山肥重,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