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鸾炽造像记(书法)

李鸾炽造像记(书法):

【简介】:

北周保定元年(561)六月刻。正书。五行,行六字。石曾归端方。《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公元六世纪一位无名书手刊刻的一方造像文字,寥寥数十字。字形东倒西歪,字口斑驳不堪,却引起了书法爱好者的浓厚兴趣,似乎有点不可思议,殊不知其中蕴含着深奥的美学原理。

《李鸾炽造像记》点画狼藉,丑陋无比,有的字缺胳膊少腿,有的字竟刻反了。安排得十分蹩扭的笔画组成了一些方形或三角形框架。可能是一位写字不工的人的大作,也许他又是一个性格古怪的人,或许他根本就没有用毛笔写,是直接用刀子信手刻成—当时佛敎盛行,善男信女极多,大家都纷纷造像行善,以求早昇佛国。刻工们生意兴隆,“急就”造像应运而生,如同战争年代爲将军们所刻的“急就印章”。

不管是怎样刻出来的,其造像旣丑且拙是毫无疑间的。按理说这种字是根本谈不到美的,可是有的人却偏偏喜欢欣赏这类饶有奇趣的、耐人寻味的“丑字”。

其实丑拙也属美学範畴之一。唐代窦衆提出“不依緻巧曰拙”,宋黄庭坚说:“凡书要拙多于巧”,明末傅山则说:“宁拙毋巧”,都很重视这种外拙内巧,形丑实美的书风。

爲什么拙的东西也算美的呢?在艺术作品中,有些形式稚拙丑怪的东西其实具有丰富的内涵,并不是单纯的、眞正的拙。英国着名美学家鲍山葵也说:有些丑实际上是一种“艰奥的美”,只有少数人才能欣赏。这个道理也同样适合鑒赏书法艺术。除了审美情趣的不同之外,能否欣赏和领会拙书的奥妙的关键在于个人的艺术造诣。涉书未深的人大多不喜《李鸾炽造像记》这类拙书而偏爱那些甜美的字。

为您推荐

高健墓誌(书法)

高健墓誌(书法):【简介】: 北齐天保六年(555)十月刻。正书。三十四行,行三十四字。盖篆书“齐故齐凔二州刺史高公墓铭”四行,行三字。74×75.6cm。河北磁县出土,曾归上虞罗振玉、武进陶湘。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

张世保等人造塔记(书法)

张世保等人造塔记(书法):【简介】: 北齐天保三年(552)三月刻。正书。上记二十行,行七字。下题名,像前二列:上列五行;下列四行。像后三列:上列八行;下二列,列各九行。曾归丹徒刘鹗。《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项穆《书..

天柱山铭(书法)

天柱山铭(书法):【简介】: 北齐郑述祖书。天统元年(565)五月刻。摩崖石刻。隷书。二十九行,行二十三字,字径一寸六分。额隷书“天柱山铭”。在山东平度县天柱山。【集评】: 淸杨守敬《平碑记》:“与所书《夫子庙碑》不甚同,..

高百年墓誌(书法)

赵郡王修寺颂(书法)

赵郡王修寺颂(书法):【简介】: 亦称《赵郡王高叡修定国寺颂记》。北齐天保八年(557)四月刻。正书。二十一行,行十字。旧在河北灵寿,今在曲阳县政府所在。 【集评】: 近代康有爲《广艺舟双楫》:“《定国寺》如禄山肥重,行步..

吴莲花造像记(书法)

吴莲花造像记(书法):【简介】: 亦称《法义优婆姨等造娑罗像》。北齐天统元年(565)七月刻。正书。二十四行,行八字。下题名二列:上列二十二行,下列十六行。山东潍县东南鄕泉河头庄出土。曾归潍县陈介祺。《中国书法大辞典》..

陈神忻等七十二人造像记(书法)

陈神忻等七十二人造像记(书法):【简介】: 北齐皇建二年(561)五月刻。正书。十七行,行十四字。前题名二人,后题名三列,列二十二行。题名后爲《张强族造像记》四行。在山西平定。《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北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