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墓誌(书法)

□弘墓誌(书法):

【简介】:

北齐天保四年(553)十一月刻。正书。二十行,行十三字。38×50.5cm。山东出土。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赏析】:

北齐《□弘墓誌》楷隷化合,集文人书法之雅致与民间书法之朴拙于一体,文质彬彬,古朴淸淳,令人赏爱不已。

该誌结体似不经意,大小疏密,布置自然,平正险绝,相辅相成,方圆杂呈,转换得法。用笔轻重粗细,节奏分明。览其意态,得天趣者如三岁顽童,虽不拘常法亦觉天眞可爱。得平正者大度雍容,淸穆閑和;结体偶显侷促者,点画异势,疏密不循常理,又使促豁然化解;结体疏朗者,骨体洞达,举手投足,洋洋洒洒。以上种种,虽变化多端而裁成一体,以“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无间心手,忘怀楷则”誉之亦不爲过。

该墓誌章法很有特点,誌文不爲方格所限,誌首三行心境安详,中段骤起波澜,似交响乐章,高潮涌入,结体、行笔变化无常,誌尾数行复述前意,关联呼应,浑成一气。

前人评碑,多言刻工之失,该墓誌则书刻似爲一人,刀味、笔味互补,平添意象之美。

为您推荐

赵问墓誌(书法)

赵问墓誌(书法):【简介】: 亦称《赵苟生息子问墓誌》。北齐天保二年(551)闰二月刻。正书。四行,行一至六字不等。27×26cm。出土地不详。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赏析】: 我国古代墓誌,本“不出典礼”,大多..

张伯龙兄弟造像记(书法)

张伯龙兄弟造像记(书法):【简介】: 北齐天保元年(550)十月刻。淸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载:“高一尺,广六寸五分。”正书。八行,行十一字。右题名三人;左题名三十人。曾归诸城尹彭寿。 【赏析】: 从文字学角度看,六朝书体..

李僧元等造像记(书法)

李僧元等造像记(书法):【简介】: 东魏武定八年(550)五月刻。六面刻。正书。记二面共十二行,行八字。上像旁题名三列,列二行。后题名二行;一面七行;一侧题名二列,列一行;一侧题名五列,上三列各一行,四列十二行,五列三行;一面题名..

吕安胜等三十人造像记(书法)

杜鲁淸妻等十八人造像记(书法)

杜鲁淸妻等十八人造像记(书法):【简介】: 西魏大统十三年(547)十一月刻。正书。六行,行五至二十二字不等。《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杜鲁淸妻等十八人造像记》字势以八分隷书爲主,杂以楷法,谋篇取简策书写形..

崔宾先造像记(书法)

崔宾先造像记(书法):【简介】: 北齐天保二年(551)三月刻。正书。四行,行十三至十四字不等。在河南巩县石窟寺。《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北齐造像历来和魏碑齐名,看到了《崔宾先造像记》,对这一点就会更加深信不..

于府君义桥石像碑(书法)

于府君义桥石像碑(书法):【简介】: 全称《武德于府君等造义桥石像之碑》。又名《武德郡沁水石桥记》。东魏武定七年(549)四月立。碑连额249.7×109.9cm。淸王昶《金石萃编》载:“连额高七尺五寸,宽三尺三寸。”正书。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