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法定造像记(书法)

比丘法定造像记(书法):

【简介】:

北齐天保二年(551)三月刻。正书。八行,行五至七字不等。在河南巩县石窟寺。《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金石文字,大多以拙呈美。何谓拙?非笨之意,大巧也。粗而不肿,涩而不滞,静中见动,柔而成刚,含蓄而渲畅,单纯而丰富,密处皆疏,疏处皆紧,自然而皆得法度,天眞而满处成熟。此亦所谓金石气。

纵览历朝金石,若能以爲拙者,不外乎以下几则:其一,写刻(铸)粗劣,不得书法,而成稚拙;其二,书体巧适蜕变,古而有新意,不知巧而成巧,乃爲拙;其三,书刻者深通书理,每作一字一画,皆守拙势,此谓本拙;其四,金石经年风蚀,而成苍茫斑驳,以爲后生之拙。后者若能与前三者相合,则文字更显魅力。

倘论及比丘法定造像书法,当首举拙美。

为您推荐

赵问墓誌(书法)

赵问墓誌(书法):【简介】: 亦称《赵苟生息子问墓誌》。北齐天保二年(551)闰二月刻。正书。四行,行一至六字不等。27×26cm。出土地不详。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赏析】: 我国古代墓誌,本“不出典礼”,大多..

张伯龙兄弟造像记(书法)

张伯龙兄弟造像记(书法):【简介】: 北齐天保元年(550)十月刻。淸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载:“高一尺,广六寸五分。”正书。八行,行十一字。右题名三人;左题名三十人。曾归诸城尹彭寿。 【赏析】: 从文字学角度看,六朝书体..

李僧元等造像记(书法)

李僧元等造像记(书法):【简介】: 东魏武定八年(550)五月刻。六面刻。正书。记二面共十二行,行八字。上像旁题名三列,列二行。后题名二行;一面七行;一侧题名二列,列一行;一侧题名五列,上三列各一行,四列十二行,五列三行;一面题名..

吕安胜等三十人造像记(书法)

杜鲁淸妻等十八人造像记(书法)

杜鲁淸妻等十八人造像记(书法):【简介】: 西魏大统十三年(547)十一月刻。正书。六行,行五至二十二字不等。《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杜鲁淸妻等十八人造像记》字势以八分隷书爲主,杂以楷法,谋篇取简策书写形..

于府君义桥石像碑(书法)

于府君义桥石像碑(书法):【简介】: 全称《武德于府君等造义桥石像之碑》。又名《武德郡沁水石桥记》。东魏武定七年(549)四月立。碑连额249.7×109.9cm。淸王昶《金石萃编》载:“连额高七尺五寸,宽三尺三寸。”正书。二十..

吕望碑(书法)

吕望碑(书法):【简介】: 全称《修太公吕望祠碑》。东魏武定八年(550)四月立。正书。196.4×106.6cm。碑阳二十三行,行四十二字。碑阴五列,首列二十行;二列十七行;三列二十四行;四列二十行;五列十行。阴有题名。在河南汲县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