隗天念墓誌(书法)

隗天念墓誌(书法):

【简介】:

果魏武定二年(544)十一月刻。正书。八行,行十四字。出土地不详。曾归天津姚贵昉。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赏析】:

该誌初看似《汝南王修墓誌砖塔铭》的风格,而细加品味摩挲却不尽然。

此誌章法疏密错落有致,如空中闪烁明灭的星辰,散而不失一体;似孩子们娇憨可掬,毫无做作之意。书刻自然却不随便,不拘形态而又自有法度,在衆多墓誌中别具一格。

其结体大小不一。“虑、郡、宁、共”等字比“己、酉”等字几乎要大一倍。用笔掺以隷意,多以方笔爲之。点画粗细变化较大,或方或圆,纵笔恣肆,不拘成规。其中三个“城”字用笔、取势妙而不同。再如“合、天”等字捺画方而肥厚:“授、坟、事”诸字又几乎无方圆变化。但此誌却将这一切看似不协调的因素以“稚拙”意味将其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使人感到,假若取消了这些差异则将大大减少它的艺术魅力。

形的产生离不开势,“作书必先识势”。如“共、县、城”三字,“共”字欲左下倾;“县”字左低右高,上下错落;“城”字取金字塔造型,稳若泰山。上下逐势瞻顾,递相映带,取之气韵相致,在纡徐沉着中蕴藏着一种内在的力。

纵观全局,气韵不凡。脱俗、质朴、天趣活泼、跌宕明快,巧妙的把自然之美与书法中的神情意趣妙相契合。再加之年代已久,风吹雨蚀,碑文的残剥,使它泯去了人工斧凿的痕迹,表现了一种天然的美,显露出蓬勃的生命力。总之,此誌面貌多种,或隷味浓厚,或楷意皆存,乱头粗服,返璞归眞,从一个侧面体现了魏晋之风度,堪称佳作不爲过也。

为您推荐

雪巖和尙拄杖歌帖(书法)

雪巖和尙拄杖歌帖(书法):【简介】: 元·赵孟頫书。纸本。行书。23.5×53.6cm。上海博物馆藏。刊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二)。【赏析】: 赵孟頫的书法,继承了晋唐以来的传统,博采衆长,法度严谨,字体秀丽,笔法圆润流畅,具有独特..

宋人词册(书法)

宋人词册(书法):【简介】: 宋·常杓书。绢本。篆书。十三幅册页,五十三字,每行字数不一,共五百零八字。每幅24.5×11.1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石渠宝笈三编》着录,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载入台湾《故宫书画..

题画记(书法)

题画记(书法):【简介】: 宋·郑梦演书于景定二年(1261)。纸本。行书。凡八行。31.3×139cm。上海博物馆藏。刊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二)。【赏析】: 我们仍可採取传统书评方法,先将这件小品从大致风格方面归属到黄庭坚..

完颜璟(金章宗)(书法)

白珽(书法)

白珽(书法):【小传】: 元定宗三年—元文宗天曆元年(1248—1328)。字廷玉。号湛渊,又号栖霞山人。钱塘(今杭州)人。官至兰溪州判官、儒学副提举。廷玉德望淸重,长于诗文。书学米南宫,远追魏晋。着有《湛渊静语》、《湛渊集..

自君帖(书法)

自君帖(书法):【简介】: 金·张天锡书。纸本。行书。凡九行,共六十五字。23.9×22.5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二十九)。【赏析】: 在充满着悖论和陷阱的书法分析中,莫过于形式与内容之间的矛盾..

集王字绛州重修夫子庙记(书法)

集王字绛州重修夫子庙记(书法):【简介】: 口跌望集刻王羲之书。北宋天圣十年(1032)立。二十二行,行五十八至六十一字不等。 【集评】: 明王世贞《弇州山人稿》:“集右军书《圣敎序》犹是眞迹中集者,此又从《序》书及他石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