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帖(书法)

中外帖(书法):

【简介】:

宋·朱熹书。纸本。纵33.8cm。刊于日本《书道全集》(十六)。

【赏析】:

书法艺术中,尺牍是颇使人注目的。六朝人的尺牍书艺风神潇洒使无数书家倾倒折腰,朱熹此尺牍颇得晋人之韵趣,萧散润逸,笔墨精微。

朱熹旣作尺牍,无意求工,纯是一种无拘束地抒写,然而下笔沉着典雅,不越书家矩矱。他用笔的起、承、转、合,脉络分明,结体精緻严谨,无倾仄欹斜、狂怪纵奇之态。朱喜善评诸家书,他曾说过:“蔡忠惠之前皆有典则,乃至米元章、黄鲁直诸人出来,便自欹袠放纵,世态衰下,其爲人亦然。”此评是否正确暂且勿论,但是从中却可以窥见朱熹书艺上的审美标凖与理想,重典则。因此他下笔的典雅,正是这种审美标凖与理想的反躬以践其实。

欣赏此尺牍,还可以看到朱熹运笔之迅疾,气势之充沛。元王恽有评云:“考亭之书,道义精华之气,浑浑灏灏,自理窟中流出。”该评大可玩味。此尺牍笔势转换极快、极纯熟,锋芒锐利,游丝劲细,正能反映出浑浑灏灏之气,正能合一个“流”字。“问渠哪得淸如许,爲有源头活水来”,这种“流”正应从这位宋代理学大家之心裏的源头活水中流泻出来。

陶宗仪《书史会要》中曾记下朱熹书法在社会上受人珍视的情况:“虽片缣寸楮,人争珍秘,不啻璠玙圭璧。”看了朱熹这幅尺牍,完全可以相信这是事实,不爲虚美。和长卷巨幅相比,这尺牍犹如书坛上的一件小摆设,像用象牙雕成,然而其风神潇洒、韵趣润逸,留给我们丰富的审美感受,足以令我们把玩不已!

为您推荐

朱熹(书法)

朱熹(书法):【小传】: 宋高宗建炎四年—宋宁宗庆元六年(1130—1200)。字元晦,号晦翁、晦庵。紫阳、考亭、云谷老人、沧州遁叟等。安徽婺源人。父朱松游宦,徙居福建龙溪县。十四岁丧父。十九岁进士及第。历仕南宋高宗、孝..

韩彦质(书法)

韩彦质(书法):【小传】: 字子温,南宋中兴名将韩世忠子。幼以父任补右承奉郞。绍兴十七年中两浙转运司试。十八年登进士第,历官左中奉大夫,敷文阁待制,工部尙书,敷文阁学士,以光禄大夫致仕。卒,特赠开府仪同三司,蕲春郡公。子温..

中流一壶帖(书法)

中流一壶帖(书法):【简介】: 宋·范成大书。纸本。行草书。尺牍一则。凡十行,每行字数不一。32×42.3cm。故宫博物院藏。《式古堂书画滙考》、《平生壮观》等着录。刊于《中国美术全集·宋金元书法》、日本《中国书道全..

任询(书法)

和灵隐长老偈(书法)

和灵隐长老偈(书法):【简介】: 宋·赵眘书于淳熙八年(1181)。行书。搨本。145×71cm。日本京都东福寺藏。刊于日本《书道全集》(十六)。 【赏析】: 中国书法史上有好几家是着名的皇帝书法世家,宋代就相当突出。宋代帝王..

与无相居尺牍(书法)

与无相居尺牍(书法):【简介】: 宋·大慧宗杲书于绍兴二十五年(1155)。纸本。38.1×65.7cm。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赏析】: 大慧(宗杲)是南宋时着名的禅宗大师,对佛学的造诣极其精湛。从这件信札来看,他的书法也是很有水平..

雪晴帖(书法)

雪晴帖(书法):【简介】: 宋·范成大书。纸本。草书。凡十一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一百二十五字。30.9×43.9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四)。【赏析】: 范成大以诗名世,然于书法也有相当高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