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道仙造像记(书法)

比丘道仙造像记(书法):

【简介】:

北魏正始元年(504)十一月刻。

正书。十一行,行三至七字不等。

。【赏析】:

这是一块简单得令人实在难以产生保护欲望的残缺的刻石。

但在这不起眼的躯体裏却埋伏着距今一千余年的北魏《比丘道仙造像》的题记。仅此,作爲文物槪念的覆盖,就足以使它步入华丽的殿堂。

然而,这种人文追赋的背景虽然能使它身价倍增,却并不等于说它在书法艺术的範畴裏也具备了当然的风骚地位。只有经过艺术观念的扫描,才有可能确定它在艺术中的命运。

运用“劲利”、“朴拙”等词滙评论,对于此碑似乎是多余的。因爲粗率的本身已注定了这种当然的特徵。

我们应排除对于文化心理背景的依赖,进行一番新的审美工作。

右边的四行字作爲正规的题记,左边七行作爲小小的跋文。

左边笔画大小粗细相间,倾斜的左出右进带来了视觉上的动蕩感,而个别字的扭动又一反单纯的刻製。

左边乍一入目,若荒草一堆,给予视觉上杂乱的感受,但是其中交叉结体的随意和个别字的规律性的保持,又使它具备相当的内敛性。

仅是冲突带来的紧张和视觉上的无序,这块残石同其它碑刻便有着共同的幸运,仅字的结构加上笔画的随意,保证了它给人以艺术快感。但它更独特的地方还应当在于以左右的不同调节了人们的视知觉。

为您推荐

隽修罗碑(书法)

隽修罗碑(书法):【简介】: 全称《大齐鄕老举孝义隽修罗之碑》。亦称《鄕老举孝义隽敬碑》。北齐皇建元年(560)十二月立。淸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载:“连额高三尺六寸,广一尺七寸。”正书。十七行,行二十一字、二十二字..

陆绍墓誌(书法)

陆绍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司空城局参军陆绍墓誌》。北魏建义元年(528)七月刻。正书。二十一行,行二十一字。52.3×55cm。淸光緖年间河南洛阳马沟出土。曾归开封关葆谦、吴县古物保护所。抗日战争时石毁。赵万里辑..

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书法)

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书法):【简介】: 一九七三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老子》乙本和卷前的四篇古佚书合抄在一幅宽帛上,出土时已沿摺痕断成三十二片。帛书原高48cm,朱丝栏,墨书,共三百五十二行,一万六千多字。上篇爲《..

欧阳询(书法)

赠桂辛草书诗稿(书法)

赠桂辛草书诗稿(书法):【简介】: 现代·章梫书于辛未年(1931)。纸本。草书。凡十六行,刊于《民国时期书法》(中)。。【赏析】: 古今许多书家留下了不少随手拈来的诗文草稿,由于精湛的书法与美妙的文辞互相辉映如珠联璧合,被..

元诞墓誌(书法)

元诞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故元君墓誌铭》。北魏建义元年(528)七月刻。正书。十六行,行二十三字。一九三〇年河南洛阳护驾庄村出土。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赏析】: 此誌书法妍姿劲质,朴雅活泼..

曹全碑(书法)

曹全碑(书法):【简介】: 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隷书。碑高253cm,宽123cm。东汉中平二年(185)十月立。明万暦初在陕西郃阳旧城出土。现在陕西西安碑林。碑阳二十行,行四十五字;碑阴五列,上列一行,二列二十六行,三列五行,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