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季明帖(书法)

张季明帖(书法):

【简介】:

宋·米芾书。纸本。行书。凡六行,三十九字。26.2×32.6cm。《式古堂书画滙考》、《墨缘滙观》、《石渠宝笈》着录。现流失日本。刊于日本《书道全集》(十五)。

【集评】:

明项元汴跋:“沈着痛快,且萧散简远,气雄韵胜,实与逸少同调合度,故其专名云。”淸安岐《墨缘滙观》:“笔法精健。”

【赏析】:

像这类札记性质的短章,在米芾传世的墨迹和刻本中是屡见不鲜的。由于顺忽记下一些随想,便应了他“无刻意做作乃佳”的话头,不过这件可定在“改字”之前所作的精品,无疑又是“振迅天眞,出于意外”中的佼佼者。

米芾对前贤的评价,有时会故作惊人之语。他的“张顚俗子,变乱古法”的呵斥,确是惊世骇俗。但或许是早期,也或许是私下,却不仅“追写”,而且有些心折,这是本帖告诉我们的眞实内容。“帖云”以下至“何如也”是张帖原文,“也”不接“眞”,显示段落之意。“气力”另起,意在追摹六字一笔书的壮气逸韵。有人取此六字与《中秋帖》相比,看透二者的相似,作出《中秋》是米所临的翻案结论,这是可信的。但《中秋帖》与大令《十二月帖》的不甚相似,倒给了我们一个啓发,即尽管米芾自述中不曾(或不愿)提及,但他“风樯阵马”本色的形成,得益于张旭的正复不少。

此帖的耐人寻味之处,还在于结字姿态的多变。“帖”、“气”、“也”、“间”等字都有二三次重複,却无脱墼之弊。其他如“余”“合”之首,“眞”“其”之足,也是竭尽变化之能事,使人深感他的“故作异”“自然异”的理论并非局限于一字之内,而是时时处处都在贯彻的。如果还应挑出白璧之玷,那么“明”字右侧的细笔就嫌过分瘦弱。虽“得笔细如毫髮亦圆”,但接写蟹爪鈎就未免凿枘难合了。

为您推荐

昨日帖(书法)

昨日帖(书法):【简介】: 宋·米芾书。纸本。行书。25.9×20.8cm。《墨缘滙观》,《石渠宝笈》着录。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二)。【赏析】: 对于一个値得评论的书家的作品,论者的看法也是千差万别..

上淸连年帖(书法)

上淸连年帖(书法):【简介】: 宋·薛绍彭书。纸本。行书。纵26.1cm。《珊瑚网》、《式古堂书画滙考》着录。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二)。 【赏析】: 薛绍彭当年与米芾齐名,但他没被后人列入“宋四..

苕溪诗卷(书法)

苕溪诗卷(书法):【简介】: 宋·米芾书于元祐戊辰(1088)八月八日。行书。墨迹。纸本。三十五行,二百九十四字。30.2×189.5cm。钤有“绍兴”、“乾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等印,帖后有米友仁、李东阳跋。现藏故宫博..

捕蝗帖(书法)

虹县诗(书法)

虹县诗(书法):【简介】: 宋·米芾书。纸本。行书。后有刘仲游、元好问、王鸿緖跋。《眞迹日录》、《平生壮观》、《大观录》着录。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刊于《中国美术全集·宋金元书法》。【赏析】: 在传世的米芾墨迹..

云顶山诗帖(书法)

云顶山诗帖(书法):【简介】: 宋·薛绍彭书。纸本。行楷书。纵26.1cm。《珊瑚网》、《式古堂书画滙考》着录。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二)。【赏析】: 薛书《云顶山诗帖》墨迹,爲行书中法度严谨之..

遒味帖(书法)

遒味帖(书法):【简介】: 宋·米芾书。纸本。行书。凡二十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一百五十八字。25.4×78.6cm。《石渠宝笈续编》着录。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三)。载入《故宫书画录》卷一。【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