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赠静虚诗册(书法)

书赠静虚诗册(书法):

【简介】:

明·罗鹿龄书。纸本。草书。七言诗一首。凡三十二行,共一百八十五字。共四开,第一开25.2×22.8cm,第二开24.8×23.3cm,第三开24.8×25.8cm,第四开24.8×27.3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石渠宝笈》着录。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二十),载入台湾《故宫书画录》卷三。

【赏析】:

继唐代以后,狂草的又一次风行是在明代。当张旭、怀素名盛一世的时候,问津狂草的人并不多,除他们两人以外,唐代以狂草着名并留下了传世之作的人寥寥无几。宋代虽经黄庭坚、宋徽宗提倡,仍未能成大气候,其根本原因是大草书非有超常的功力难以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在暴风雨般的节奏中表现严密的运笔技法,实在是一般文人望尘莫及的。即使以狂草着称的同是唐代僧侣的高閑,亦因笔法稍疏而遭后世诟病。

然而在崇尙个性情趣的自由抒发的明代,对狂草的评判标准有了明显的改变。人的个性和感官享受受到了尊重,对狂草来说,首先重要的是气势和神韵,技法上的缺陷和失误被默许了,被视爲外加的束缚的技法被置于次要的地位上。这样,写狂草的人多起来了,明中叶以后的书家,很少不作狂草的。水平虽各有高下,但技巧的精熟是都远在唐人之下的。罗鹿龄的草书正是产生在这样一个时代。《赠静虚诗册》运笔迅疾流转,布局上横向的穿挿十分自然,字形大小悬殊,时而下笔浑重,时而飘忽旋转,通篇几乎没有一点滞带迟疑的地方,表达了作者自由奔放,閑适无碍的心境。从这些特点来看,罗鹿龄的草书是深受唐人影响的。然而,如果以严格的要求来看其运笔,却有不少地方提按不明,线条的质量也不是很高的。这是时代的局限,审美历程中的一环。我们今天是否也应该效法,那就是另外的间题了。

为您推荐

王世懋(书法)

王世懋(书法):【小传】: 明世宗嘉靖十五年—明神宗万曆十六年(1536—1588)。字敬美,号麟州,又号损斋,或曰墙东生。太仓(今属江苏)人,世贞弟。嘉靖三十八年举进士,官至南京太常少卿;专精古文辞,余事乃及笔札。名亚其兄,贞力推引..

游西山诗册(书法)

游西山诗册(书法):【简介】: 明·汤焕草书。纸本。七幅。凡二十八行,每行字数不一。31×20.2cm。《石渠宝笈三编》着录。今载《故宫书画录》卷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二十四)。 【赏析】:..

七律扇面(书法)

七律扇面(书法):【简介】: 明·王世懋书。纸本。草书。七律一首。凡十九行,共七十字。刊于《故宫周刊》。 【赏析】: 据故宫《烟云宝笈成扇目录》记载元、明书画扇有三百余件,可见扇面艺术在明朝已进入鼎盛时期。 在小小的..

致方庵契兄尺牍(书法)

致安之大哥尺牍(书法)

致安之大哥尺牍(书法):【简介】: 明·莫是龙书。纸本。行书。凡六行,共五十字。台北故宫博物馆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二十八)。 【赏析】: 是品内容爲信札。书写随意,颇见天趣。然笔力雄健,法度谨严,结字行气又..

临晋人帖(书法)

临晋人帖(书法):【简介】: 明·邢侗书。纸本。草书,凡两行,共三十一字。刊于《故宫周刊》。 【赏析】: 从历史的纵向来看,宋代以后,中国书法日趋衰飒,尤其是魏晋风範,一落千丈,没有一条明显的轨迹可寻。在这种情况下,邢侗能力抛..

山居杂赋卷(书法)

山居杂赋卷(书法):【简介】: 明·莫是龙书。纸本。草书。刊于日本《综合书道大辞典》。 【赏析】: 明代画坛上颇有影响的山水画家兼诗、文、书法、理论家云卿莫是龙,因其有着独特的贡献,在中国书画史上有突出的地位。对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