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知识诗卷(书法)

怀知识诗卷(书法):

【简介】:

明·祝允明书于嘉靖二年(1523)。纸本。草书。29.8×545.5cm。上海博物馆藏。刊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二)。

【赏析】:

如果我们避开艺术价値不论,祝允明书法留给后人最有益的东西,是他那严谨、一丝不苟的创作精神。否则,他就不可能在艺术精神日趋衰微、草法规日益丧失的明代拿出这一手笔力沉着、线条丰满、体势奇崛而又不失法度的草书。祝允明之所以能成爲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草书大家,无疑应归功于他的那种严谨的学风。

不同于作者的其它大草作品,本诗卷笔势极爲收敛,绝无连绵不断的缠绕之笔。字形基本单个独立,偶尔两字之间有牵连之笔也相当纤细。

在人们的印象中,往往有这样一个错觉:写草书只要仅得结构就行了,至于用笔没有多大讲究。祝允明这帧行草书作品,使我们发觉此种认识多么肤浅。你看大家手底的线条是如此精到:藏锋起笔,从容不迫地转折,然后将笔锋缓缓送出。当然,使我们最感兴趣的是祝氏能将充满理性色彩的线条与跌宕飞动的造型结合得天衣无缝,这是作者最値得人们称道的地方。

或许,我们可以说祝氏此作秀丽、拘谨有余,雄壮、豪放不足,但若有朝一日两者果眞都能在作品中找到,我们或许会大失所望,甚至大呼“个性消失了”。艺术风格的多样性,正是由衆多作品的偏至性造成的。

为您推荐

致啓南契兄尺牍(书法)

致啓南契兄尺牍(书法):【简介】: 明·吴宽书。纸本。行书。24.4×32.5cm。凡九行。共七十三字。《石渠宝笈三编》着录。今载《故宫书画录》卷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二十二)。 【赏析】:..

祝允明(书法)

祝允明(书法):【小传】: 明英宗天顺四年—明世宗嘉靖五年(1460—1526)。字希哲,因生而右手六指,自号枝山,又号枝指生,世亦称“祝枝山”、“祝京兆”。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弘治举人,官广东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后归去,玩世..

送吴文之会试诗轴(书法)

送吴文之会试诗轴(书法):【简介】: 明·王鏊书。纸本。草书。七言律诗一首。凡六行,共八十字,127.4×63.3cm。苏州博物馆藏。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七)。 【赏析】: 此轴当是王鏊晚年居苏州时所书,由诗歌内容与署款官衔..

服山药汤诗轴(书法)

苏轼书归去来辞卷跋(书法)

苏轼书归去来辞卷跋(书法):【简介】: 明·苏雨书。纸本。行书。凡九行,行字数不一,共一百二十八字。竪31.8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三)。 【赏析】: 此段行书题跋以行杂草,写得灵动俊俏,潇洒率..

诗词册(书法)

诗词册(书法):【简介】: 明·祝允明书于弘治六年(1493)春。纸本。楷书。凡四十行,共六开,每开21×26.1cm。故宫博物院藏。刊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一)。 【赏析】: 此册小楷从锺书来,线条欹侧,粗细似无常规,笔触行气,不求工..

李东阳(书法)

李东阳(书法):【小传】: 明英宗正统十二年—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湖广茶陵(今湖南茶陵)人。天顺进士,孝宗朝官至文渊阁大学士。预机务,多所匡正,受顾命辅翼武宗,于乱政多有补救。立朝五十年,淸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