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册(书法)

唐诗册(书法):

【简介】:

元·鲜于枢书。纸本。行草书。共十五页,每页29.5×17.2cm。今合成八幅。书唐诗十二首,凡七十行,每行字数不一。共四百零一字,其中六字剥落。《石渠宝笈初编》着录。今载台湾《故宫书画录》卷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五)。

【赏析】:

当你工作之暇,坐在明凈的书斋裏,细心翻阅着鲜于枢的《行草唐诗朋》,我想,至少是会产生如下三种感觉的—

首先,气势逼人。试看这裏所选作品,线条壮健,流走如飞,结体宽绰,容天纳地,通篇神注、景象万千。其中不正纵蕩着“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般的动感么?眞没想到,鲜于枢的内心世界原来竟是如此多姿多彩:展示于小楷文静如芳龄少女,而展示于行草则奔涌如大江东去!其次,不涉狂怪。在他的书作中,我们旣看不到超出常规的过份夸张之笔,也看不到随意任性的胡乱涂鸦之画,能够看到的只是一种“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理想境界:纵肆而又坚实,大气磅礴而又法度俨然的造型姿态。这一特点的形成,是与鲜于枢拥有紥实楷书功底及反对“发疯动气”的作书态度分不开的。

最后,融滙衆长。鲜于枢的行草直接师法唐代三位草书大家—线条方面,凌厉方折处类孙过庭,肥润婉转处类张旭,瘦劲峭拔处类怀素;结体方面,捨弃孙过庭、怀素的纵长,而以张旭的横博爲主;章法方面,处理接近孙过庭的字距小于行距,不见旭素之茂密;情感节奏方面,没有孙过庭的坦然鎭定,而多旭素的排宕跳落。由于这一切均统一于他那强烈的个性之中,故尔《行草唐诗册》才能流播后世,让人观之而不厌!

为您推荐

透光古镜歌册(书法)

透光古镜歌册(书法):【简介】: 元·鲜于枢书。纸本。楷书。共三十页,每页30.5×19.8cm。凡五十九行。每行三字。末行二字。共一百七十六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幅《石渠宝笈三编》着录。今载《故宫书画录》卷三。刊于..

进学解卷(书法)

进学解卷(书法):【简介】: 元·鲜于枢书。纸本。行草书。49.1×795.5cm。首都博物馆藏。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六)。【赏析】: 鲜于枢草书,规规于唐人法。善中锋用笔,气势饱满,结构多取正格,较少欹侧取势。颜、柳及怀素..

适来帖(书法)

适来帖(书法):【简介】: 元·鲜于枢书。纸本。行书。尺牍一则。凡七行,共四十一字。26.2×24.4cm。上海博物馆藏。刊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二)。【赏析】: 行书《适来帖》,结体严谨而恣肆,点线爽健而富有立体感。笔法洒..

韦苏州诗帖(书法)

朱子感兴诗并序卷(书法)

朱子感兴诗并序卷(书法):【简介】: 元·赵孟頫书。纸本。行楷书。长卷。凡一百一十八行,行字数不一,共一千四百零八字。27.5×310.4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三)。 【赏析】: 立志师法锺太传及..

定武兰亭十三跋(书法)

定武兰亭十三跋(书法):【简介】: 元·赵孟頫书于元至大三年(1310)九月五日至十月七日,共书跋语十三段。纸本。行书。凡一百行。淸乾隆间几毁于火。后经英和收集烬余残片装裱成册。刊于日本《书道全集》(十七)。【集评】..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书法)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书法):【简介】: 元·赵孟頫书。纸本。楷书。35.8×283.8cm。《佩文斋书画谱》着录。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刊于《中国美术全集·宋金元书法》,日本《书道全集》(十七)。【集评】: 《恬致堂集》:“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