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楷册(书法)

小楷册(书法):

【简介】:

淸·刘墉书于嘉庆元年(1796)。纸本。楷书。凡二十四行,共三百六十字。各页均11.8×6.9cm。故宫博物院藏。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八)。

【赏析】:

刘墉书法初从赵孟頫、董其昌人手,中年学颜眞卿、苏轼,晚年潜心北朝碑版。书名满天下,政治文章,皆爲所掩。係乾隆四大家(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之首。精于小楷,其特色我们由此件作品可窥一斑。一般“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而刘墉的蝇头小楷却具有擘窠大字的恢宏气象,结体丝毫不令人觉得拘紧,点画洁凈讲究。尤其粗重与纤细交织在一起,加之偶尔糅入行草笔意,使得整个作品在规整的大效果中不乏生动活泼的情趣,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后人称许他小楷不仅有锺繇、王羲之、颜眞卿、苏轼的法度,还深得魏,晋小楷风致,实不爲过。当然也有不识者谓其书肉多骨少,殊不知其实这正是它的“传妙”之处:“殆如浑然太极,包罗万有,人莫测其高深耳。”

为您推荐

赠和齐老学兄诗轴(书法)

赠和齐老学兄诗轴(书法):【简介】: 淸·翁方纲书。纸本。行书。七言绝句一首。凡五行,共五十一字。刊于日本《综合书道大辞典》。【赏析】: 翁氏作书,谨守法度,故历来爲论者所讥。然此帧书作用笔之厚重而不失灵动,用意之朴静..

集杜句(书法)

集杜句(书法):【简介】: 淸·梁同书书。纸本。行书。诗十首并记。凡三十七行,共三百八十一字。纵19.8cm。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二十一)。 【赏析】: 书法史上刘(墉)、梁(同书)、王(文治)并称,刘墉淸朴而少姿,王文治艳丽而..

致介思世长兄轴(书法)

致介思世长兄轴(书法):【简介】: 淸·王文治书。纸本。行书。凡五行,共四十八字。124.2cm×59.6cm。上海博物馆藏,刊于日本《中国明淸书法名品图册》。【赏析】: 王文治的这幅行书,无论从用笔到结体及风貌,均有着浓郁的董书..

赠灿老学长诗轴(书法)

文与可画竹题记(书法)

文与可画竹题记(书法):【简介】: 淸·翁方纲书。纸本。行书。文一则。凡四开,每开三行,共八十六字。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二十一)。【赏析】: 该题记运笔沉酣,墨色浓厚,笔画丰满,筋劲骨健,妙得神韵。 翁方纲学识广博,对颜书..

唐玄宗书鹡鸰颂卷跋(书法)

唐玄宗书鹡鸰颂卷跋(书法):【简介】: 淸·王文治书于癸丑(1793)。纸本。行书。跋文二则。凡十二行,共一百三十三字。竪24.8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石渠宝笈三编》着录。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二)。【赏析】: 自..

赠松波姻长兄散文轴(书法)

赠松波姻长兄散文轴(书法):【简介】: 淸·梁同书书。纸本。行书。散文一则。凡五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九十字。130.2×58.6cm。上海博物院藏。刊于日本《中国明淸书法名品图册》。【赏析】: 淸初在董、赵书法笼罩的氛围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