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玄经语轴(书法)

洞玄经语轴(书法):

【简介】:

淸·郑簠书于一六八九年。纸本。隷书。凡七行,共一百零七字。刊于日本《明淸书道图说》。

【赏析】:

此轴是淸代初期着名书法家郑簠的得意隷书之作。郑簠书多以古拙流动,沉雄宽厚之妙者居多,然而,这幅隷书轴如杨柳吐芽,淸香溢人,似豆寇年华的妙龄之女,眉淸目秀。确是一件难得的精品之一。正如《枕经堂题跋》中云:“本朝习史晨碑者甚衆,而天分与学力俱至,则推上元郑汝器。同邑邓顽伯,汝器弋撇参以曹全碑,故沉着而兼飞舞。”

当淸代书坛自唐迄明淸均取晋帖及唐碑之帖学爲圭臬,将至奄奄一息之时,适逢大量古碑誌的源源不断出现,一大批有爲有略的学者们早就力图寻求开拓书法艺术新天地,郑簠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他力挽狂澜,倡导碑学,亲躬其事,实爲可贵。其虽爲明朝遗民,却终身不仕,一生苦攻汉碑尤精《汉郃阳令曹全碑》及《史晨碑》,深得汉碑之韵味,其书不拘陈法,“间参草法”笔意,以飘逸飞动之笔大作八分。用笔沉着洒脱,点画波磔各具姿态,飞舞流动,有“棉如烟云飞欲去,屹如柱础立不移”之致;字体沉着飞舞,洒脱见长,一洗宋元以来拘谨板刻之势;布局也比较松阔,因而都有恬淡、典雅、淸秀、佚丽之趣,难怪有“谷口山人专精曹全,足以名家,当其移步换形,觉古趣可挹,至于联扁大书,则又笔墨俱化爲烟云矣”的赞誉!他对书法实践的探索,开闢了碑学的先河,不愿追求秀丽柔媚,萧散简淡的风格,而是表现出古朴奇拙,雄深峭拔的风貌,对“黑亮光”的馆阁体有着强烈的不满和挑战。由于郑不愿走入仕的道路,而被讥爲狂怪,遭到了冯班等人的嘲笑:“今之昧于分书者,多学碑上字,作剥蚀状,可笑也。”但是,在这“乱世写碑”中的郑公,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格调爲之一新,终于享有重名,被朱彝尊称爲“古今第一”,对后来的金农、郑板桥、黄易、桂馥等人有着一定的影响,正像侯开嘉说的:“在中国书法史上,首次以平民知识分子攻下了书法艺术最高峰的宝座,打破了历代的大书家们都产生在上层官僚贵族中的惯例。”

为您推荐

浣溪沙词轴(书法)

浣溪沙词轴(书法):【简介】: 淸·郑簠书。纸本。隷书。《浣溪沙》词一阕,作于康熙戊辰(1688)年。凡六行,共五十八字。173.6×89.6cm。上海博物馆藏。刊于《书法丛刊》(十三)。 【赏析】: 淸郑簠所书浣溪沙词,法本《曹全》、..

冒襄(书法)

冒襄(书法):【小传】: 明万曆三十九年—淸康熙三十二年(1611—1693)。字辟疆,号巢民,小名绳绳。江苏如皋人。明诸生。崇祯十五年三十二岁时史可法曾以人才荐,辞。次年授台州司李,不赴,入淸不仕。康熙十八年徵应博学鸿词科,辞..

题萧晨西湖三舟图(书法)

题萧晨西湖三舟图(书法):【简介】: 淸·冒襄书于康熙五年(1666)。纸本。行书。凡九行,共二百一十三字。纵27.8cm。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二十一)。 【赏析】: 冒襄《题萧晨西湖三舟图七言古诗》书于五十六岁时,据载他活至..

题柏林寺水诗轴(书法)

赠久子词宗轴(书法)

赠久子词宗轴(书法):【简介】: 淸·傅山书。绫本。草书。七绝一首。凡三行,共三十六字。214×52cm。首都博物馆藏。刊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一)。【赏析】: 傅山草书潇洒飘逸,笔力劲拔而富变化,使转纵横,奇姿百出。此作..

读传镫诗轴(书法)

读传镫诗轴(书法):【简介】: 淸·传山书。绫本。草书。凡三行,三十二字。179×48.5cm。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刊于《中国书法》一九八六年第一期。 【赏析】: 傅山的书法生涯横跨明淸两朝。他少年聪頴,早得世誉,是位学者、诗..

卢仝新月诗轴(书法)

卢仝新月诗轴(书法):【简介】: 淸·郑簠书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凡三行,共四十二字。174×54.7cm。刘氏虚白斋藏。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八)。【赏析】: 郑簠这幅隷书,把传统的隷书笔法着实地夸张了一番。有些地方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