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传镫诗轴(书法)

读传镫诗轴(书法):

【简介】:

淸·传山书。绫本。草书。凡三行,三十二字。179×48.5cm。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刊于《中国书法》一九八六年第一期。

【赏析】:

傅山的书法生涯横跨明淸两朝。他少年聪頴,早得世誉,是位学者、诗人、书画家;且通医道,爲人耿直、对权势宁折不弯。书道中力主作书先作人,他推崇颜字,更崇敬其人,眞草喜以篆隷笔法书写,先学赵子昂、后师王铎,不久便认爲二人爲人不贞,而力脱其境,但非易事,此作品中亦可窥见王铎之迹。

这幅草书流宕自如,用笔飞动连绵,提按有致又轻重适中、圆润劲健,自有豪放风格,有字终而神存势在之感。眞可谓:“笔如风雨气如虹,积健爲雄见此翁。”

傅山之书放怀潇洒中的欠到之处,是连绵时有些笔划与带笔同态,节奏平淡。然大家手笔、能驾驭通篇,有转机之力:如“家”字纤弱,而其下“翁”字之“羽”便苍若古藤,紧接着“但,,字又力鼎千斤,这不能不说是运筹之中,又是高人之处。

傅山不但治学严谨,还善于在书坛中,抨击时弊,独树新帜,针对董其昌的“书道只在巧妙”之谈,提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现已成爲书道名训。

为您推荐

冒襄(书法)

冒襄(书法):【小传】: 明万曆三十九年—淸康熙三十二年(1611—1693)。字辟疆,号巢民,小名绳绳。江苏如皋人。明诸生。崇祯十五年三十二岁时史可法曾以人才荐,辞。次年授台州司李,不赴,入淸不仕。康熙十八年徵应博学鸿词科,辞..

题柏林寺水诗轴(书法)

题柏林寺水诗轴(书法):【简介】: 淸·王铎书。纸本。行草,凡四行,共五十三字。刊于《中国书法》一九八六年第一期。【赏析】: 王铎主张学古,只有入古,才能出新。他主要攻行草,崇尙二王,亦学米书。他的作品多半在意到神飞时就淋..

赠久子词宗轴(书法)

赠久子词宗轴(书法):【简介】: 淸·傅山书。绫本。草书。七绝一首。凡三行,共三十六字。214×52cm。首都博物馆藏。刊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一)。【赏析】: 傅山草书潇洒飘逸,笔力劲拔而富变化,使转纵横,奇姿百出。此作..

卢仝新月诗轴(书法)

杨巨源酬于驸马诗轴(书法)

杨巨源酬于驸马诗轴(书法):【简介】: 淸·郑簠书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纸本。隷书。正文凡六行,共十七字。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二十一)。 【赏析】: 郑谷口以善八分书,飮誉淸初书坛。《隷法琐言》云:“先生自言,,学者不可..

傅山(书法)

傅山(书法):【小传】: 明万曆三十五年—淸康熙二十三年(1607—1684)。初名鼎臣,后改名山,字靑竹,后改靑主,一字仁仲,或别署曰公之它,一作公他,亦曰石道人,曰啬庐,曰随厉,曰六持,曰丹崖翁、丹崖子,曰浊堂老人,曰靑年庵主、不夜庵老人,..

文徵明兰竹图跋(书法)

文徵明兰竹图跋(书法):【简介】: 淸·张风书于顺治丙申年(1656)。纸本。行书。凡十一行。纵33.1cm。藏于上海博物馆。刊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二)。 【赏析】: 此《文徵明兰竹图》跋,初看似乎潦草,其实一丝不苟,大气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