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祝渊诗翰(书法)

致祝渊诗翰(书法):

【简介】:

明·陈洪绶书于崇祯十六年(1643)。纸本。行书。七绝一首。凡三行,行字数不一,共四十二字。27.7×11cm。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七)。

【赏析】:

陈洪绶,是明末淸初杰出的画家,同时也是一位书法家。

历史上不乏有书名被画名所掩的书家,陈洪绶即爲其中的一位。陈洪绶的书法恰如他画中的线条,简洁质朴,淸硬细劲。不过深一层地理解他的书法便不能离开当时书风的嬗变状况。明淸以后的书坛爲阁体书法所把持,呆板、雷同,僵化的敎条把书法艺术推到了绝境。但也因此出现了反阁体的书学思潮。诸如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张瑞图、傅山等人更是追溯北宋的尙意书法思想,将个性放在首位,给书法带来了新的气象。作爲锐意独创的陈洪绶,又曾师承黄道周等人,自然也就受到了这种思想的燻陶。所以,我们观赏陈洪绶的书法,点画奇纵、放逸;结体取欹侧之势;虚实对比强烈,一反平正的拘谨;再加上他书法的章法,大小相差,疏密随意,给人一派天机之感,成了明末淸初重书法个性的又一个继承者。陈洪绶作画,善于夸张,求得一种怪诞的审美价値。所谓怪诞,即是对世俗的反叛。其书法一如他的绘画,以不平不正的怪诞面目出现,不但具有极强的个性,更代表着这一时期新的书法思潮的发展。

我国的艺术品藻向有结合作者人格的传统,由人而观书,更能全面、深刻理解作品的涵意。陈洪绶是一个重气节的人物。明亡之后,淸逼被俘的陈洪绶作画,而陈洪绶临危不惧,泰然处之,宁死也不动笔。书如其人,这就无怪乎欣赏陈洪绶的书法,也能给人感受到一种铮铮铁骨的蕴味。

为您推荐

五律扇面(书法)

五律扇面(书法):【简介】: 明·吴山涛。金笺。行书。凡十四行,共四十九字。16.2×48.6cm。首都博物馆藏。刊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一)。【赏析】: 对吴山涛的书艺,论者似乎都提到一个“逸”字。这位明崇祯举人,官做得不..

金山诗轴(书法)

金山诗轴(书法):【简介】: 明·倪元璐书。绢本。行草。五言律诗一首。凡三行,共四十二字。169.3×48cm。上海博物馆藏。刊于《书法丛刊》第十三辑。【赏析】: 倪元璐是一位品格高超的文人,他的书作不同流俗;倪元璐是一位悲..

诗帖(书法)

诗帖(书法):【简介】: 明·华霁书。纸本。行书。凡十一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五十八字。27.4×51.4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二十九)。【赏析】: 在中国文人的诗函文札中,我们极少见到像华霁这幅书..

陈洪绶(书法)

七言律诗二首册(书法)

七言律诗二首册(书法):【简介】: 元·守仁书。纸本。草书。凡十六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一百四十七字。31.1×62.8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幅今载《故宫书画录》卷三。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六)。【赏析】: 历史也..

应制诗卷(书法)

应制诗卷(书法):【简介】: 明·朱潢南书。纸本。行草书。约九百字。28.5×399.3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七)。【赏析】: 朱氏书法以侧锋转笔见胜,取势则修纵端庄、亭亭玉立,走墨中不时参以米..

郊行诗册(书法)

郊行诗册(书法):【简介】: 明·倪元璐书于崇祯十一年(1638)。纸本。行草书。四开。每开29×21cm。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二十一)。 【赏析】: 倪元璐诗册一如其尺牍,自然挥洒,纯出自性灵。格调高雅,逸趣横生。与元明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