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流沙坠简屏(书法)

临流沙坠简屏(书法):

【简介】:

现代·胡小石书于一九三二年。纸本。隷、章草、楷、草四体书。凡四条,每条均三行,共八十九字。刊于《中国书法》一九八七年第三期。

【赏析】:

胡小石书法分三期。此幅流沙坠简乃第二期的精品,第二期始自一九二六年前后,始改署款“炜”字作“炜”,白匋已入门下,常得亲见其染翰,闻其緖论。先生日有字课,于金文则兼临周前期方笔、后期圆笔、与齐楚两派文字。小篆临秦权、诏版,皆用梅庵之方法,行笔有顿挫。隷书八分,则以《张迁碑》爲主(因此《书学史》论汉碑流派,首举《张迁碑》),旁及各派,后得新出土之《马姜碑》,喜其矫变,亦临多次。尝论淸代学《张迁碑》者,以道州(何绍基)汀州(伊秉绶)爲最有成就,小石自道州入,服其能用顿挫空灵之笔,由貌似而至于不似,每临此碑,辄有“不能忘道州”之叹。眞书常临锺繇《戎路帖》,以其虽出后摹,仍保存较多之分势,又常临梁具义渊之《萧憺碑》与《萧秀西碑》碑阴以及隋《董美人》、《常丑奴》两墓誌。虽在《书学史》中推崇唐诸大家,而从未作临摹,以其结体以整齐爲主,逊于梁隋碑誌有自然天趣也。行草书临王献之,兼临宋苏、黄、米三家,皆取其有创造性,最赏米书“刷”字诀。其论明人书,则谓明人皆精帖学,中叶如祝枝山、文徵明虽有成就,未能脱唐人锺、王之成规。至晚明董其昌、黄道周、倪元璐、张瑞图、王铎诸家出,始能摆脱藩篱,别开生面,而董书实爲明书第一,以其楷书以丑爲美,行草着空意多,着纸意少,以虚神替实笔,在书学史中爲独创也。又谓“明末华亭(董其昌)善用柔,石斋(黄道周)鸿宝(倪元璐)善用刚。每欲爲两派沟通之。”又谓“淸人误于馆阁体,整齐匀称如算子,尽失天趣,爲书家大厄。行草则董书影响一代,其能遗貌取神者,惟刘墉八十以后书、何道州、伊汀州三家而已。其不受影响者仅邓完白(石如)一人,是称豪杰。惜所见汉晋墨迹不多,其篆书学汉碑额,隷楷学唐人,未免有所局限耳”。于此可见小石取义之高、自励之严与致力之勤,是爲第二期。此临流沙坠简四条屏,书于一九三二年,爲这一时期精品。

为您推荐

赠德明仁兄书轴(书法)

赠德明仁兄书轴(书法):【简介】: 现代·马公愚书。纸本。行书。凡四行,共五十字。刊于《民国时期书法》(中)。【赏析】: 马公愚幼承家学,于诗、文、书、画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书法自秦汉碑刻和锺王,下至明淸近代,无不心领神会..

胡小石(书法)

胡小石(书法):【小传】: (1888—1962)名光炜,号倩尹,又号夏庐,晚年号沙公。浙江绍兴人。历任南京中央大学、广州中山大学、南京大学等校敎授,桃李满天下。从李瑞淸学书,复转而趋向涩笔顿挫,体取纵势,别成古朴瘦劲风格。篆、隷..

马公愚(书法)

马公愚(书法):【小传】: (1889—1969)本名范,字公禺,后改公愚,以字行,晚号冷翁,别署耕石簃主。浙江永嘉人,流寓上海。渊源家学,刻有“书画传家二百年”一印。书法能篆隷眞草诸体,篆得力于秦诏版;隷融会《张迁》、《史晨》二碑,雍..

录梅生诗轴(书法)

赠伯岸先生横披(书法)

赠伯岸先生横披(书法):【简介】: 现代·简琴斋书于丁丑年(1937)。纸本。隷书。题签一则。凡十行、正文五字,共二十一字。刊于《民国时期书法》(下)。【赏析】: 这幅横披正文五字,写得十分精采,意蕴格外古朴深厚。圆浑遒劲,不..

赠柳亚子七律诗稿(书法)

赠柳亚子七律诗稿(书法):【简介】: 现代·张曙时书。纸本。行书。七律四首。其中赠诗二首,和诗二首。凡十六行,共二百六十二字,每行字数不一。刊于《民国时期书法》(中)。【赏析】: 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爲..

赠贯一吾兄联(书法)

赠贯一吾兄联(书法):【简介】: 现代·陈铭枢书于乙酉(1945)。纸本。隷书。五言联一则。凡上下十字,款十三字,共二十三字。刊于《民国时期书法》(中)。【赏析】: 作者善各体书,皆能在继承前人优长的基础上创新,形成个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