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簋

[书法]簋:

铜器铭文作“”。

古代食器。用以盛黍、稷、稻、粱等。圆腹、侈口、圈足。无耳或有两耳、四耳。

商代簋多无盖,西周和春秋的簋则常有盖。器的圈足下部有的连有方座或附有三足。器上常铸有铭文。铭多在腹内正中,有盖者往往盖器对铭。有的耳或足旁亦有字。近年于陕西临潼出土的西周早期铜器“利”,上有铭文四行三十二字,记载周武王伐商取得胜利之史实,可与现有古典文献资料相印证,也是现已发现的西周最早一件铜器。其它着名的有“大丰”、“班”、“宜侯矢”等。另有“轨”,秦代青铜器,近年从河南洛阳秦墓中出土,簋盖和器身有对小篆“轨”字铭。

小篆铭文在秦代青铜用器上极罕见,书法端秀,是研究秦代书法艺术之宝贵资料。

为您推荐

[书法]翻刻本

[书法]翻刻本:有两种情况:①原物已损毁,后人得初拓本,进行精摹翻刻以广流传。如唐虞世南《夫子庙堂碑》在宋代已有翻刻本。此类刻本虽不及原拓,然“不见中郎,犹见虎贲”,未为无益。②碑估为牟利计,依原物旧拓,在石上、木上、砖..

[书法]覆冒

[书法]覆冒:一种注下之势。指结宇时,上面大的部分须盖住下面部分。还须注意左右停匀,不能偏侧敲斜。欧阳询《三十六法》云:“覆冒:字之上大者,必覆冒其下,如‘云’头,‘穴’、‘宀’、‘’头,‘奢’、‘金’、‘食’、‘年’、..

[书法]攒三点势

[书法]攒三点势:指“孚”、“受”等字中三点的写法。清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运笔卷第四》云:“攒三点者,左右相应,中间稍高,意在趋下,故上开下合,‘孚’、‘将’用之。又‘爫’亦名‘群鹊’。”清蒋和《书法正宗·点画全图..

[书法]墨妙

[书法]薄意

[书法]薄意:雕刻者视印石大小、形状、石质软硬、颜色,而于印面之外部分作立体雕或浮雕,可刻山水、人物、花卉、亭台楼阁、鸟兽虫鱼等各种内容。有时还可数石合刻。所谓“薄意”,乃“薄(微少、轻微)为刻意”的意思。..

[书法]篆刻十要

[书法]篆刻十要:指篆刻作品取得良好艺术效果的十个要求。明徐上达《印法参同》云:“一要典,典者,有根据,非杜撰也。二要正,择之果正,自见冠冕威仪,不涉脂粉嬉戏;自见平易通达,不入险怪旁蹊。三要雅,如美女,无意修容,而丰度自然悦目..

[书法]捻

[书法]捻:运指之法。谓手指捏笔管圆转相搓。清王念孙《广雅疏证·释诂》:“捻、未,续也。《众经音义·卷十四》引《方言》而释之云:捻,谓两指索之相接续也。”唐白居易《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清蒋和《书法正宗·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