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造石柱颂(书法)

张敬造石柱颂(书法):

【简介】:

东魏元象元年(538)六月刻。

正书。二十一行,行七字。有方界格。

上题名八人。曾归王緖祖。有翻刻本。《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苏轼之书有“纯棉裹铁”之誉。

之所以能爲“纯棉”,因爲它点画浑厚;之所以能爲“裹铁”,因爲它骨力劲健。《张敬造石柱颂》同样具有一种“纯棉裹铁”的风致。

无论是用笔的遒润浑厚,还是结字的茂密紧凑,它较苏书都称得上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字间纵横交错的界格,使整个作品的气象显得更加雍容稳重。

变化生动的结体与劲俊的笔姿之中,又流露出妩媚的风韵与活力。于是形成了于醇厚朴茂中寓秀劲遒丽的艺术风格。

但也不能由此认爲此颂具有与苏书同样性质的艺术品位。在这裏,书法大师所必备的那种风规尙未完成,因而无论用笔的藏、露、方、圆,还是构架的欹、正、纵、敛,都有相当明显的不和谐之处。

但也惟其如此,它才具有自己的历史风貌。

为您推荐

掠水燕翎诗纨扇(书法)

掠水燕翎诗纨扇(书法):【简介】: 宋·徽宗赵佶书。绢本。草书。七言诗两句。28.4×28.4cm。 。【赏析】: 北宋徽宗皇帝赵佶,是一个富于创造性的书法家,自称其书爲“瘦金体”。 这件纨扇草书,从“瘦”这个特点讲,并不像赵佶..

元鸷墓誌(书法)

元鸷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故假黄钺侍中尙书令司徒公都督定冀瀛沧四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冀州刺史华山王墓誌铭》。东魏兴和三年(541)十月刻。正书。三十五行,行三十六字。77.5×775cm。河北磁县出土。归沈阳博物..

敦煌说苑反质篇(书法)

敦煌说苑反质篇(书法):【简介】: 根据当时的避讳之字,初步断爲唐代贞观年间书。黄麻纸质。全卷长382×28.4cm。存百八十五行,行十九、二十四字不等。每行24.7×2cm。淸代光緖二十五年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后,几经辗转,解..

李仲璇修孔子庙碑(书法)

祭侄文稿(书法)

祭侄文稿(书法):【简介】: 唐颜眞卿乾元元年(758)书。墨迹本。麻纸本。行草。28.16×72.32cm。二十五行,三百三十四字。钤有“赵子昂氏”、“大雅”、“鲜于”(圆)、“枢”、“鲜于枢伯几父”、“鲜于”(连珠)等印。曾经..

元墓誌(书法)

元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故征北将军相州刺史元君之墓誌铭》。北魏武泰元年(528)七月刻。正书。二十一行,行二十一字。53×50cm。一九二九年洛阳安驾沟出土。曾归固始许氏。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元贤墓誌(书法)

元贤墓誌(书法):【简介】: 原题《大齐故使持节都督杨怀頴徐兖五州刺史骠骑大将军太府卿山鹿县开国伯洛州县开国子安次县都鄕男元使君墓誌》。北齐天保二年(551)十一月刻。正书。三十四行,行三十四字。87.4×76cm。河南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