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书法)

王冕(书法):

王冕(1287—1359)元末着名画家、诗人、篆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会稽外史、饭生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曁人。出身农家,幼贫好学,爲人牧牛,晚就寺中长明灯下读书。后从韩性学,遂成通儒。屡举不第,则隐于故里九里山,以画易米爲生。朱元璋攻下婺州后,曾召爲谘议参军,未入明,即病卒。其画以墨梅名扬天下,花密枝繁,笔墨简淡,气息淸新。

元末明初与王冕同里的刘绩,曾在其笔记《霏雪录》中记载了王冕刻印的情况:

“初无人,以花药石刻印者,自山农始也”。

“山农用汉制刻图书,印甚古。江右熊□巾笥所蓄颇伙,然文皆陋俗,见山农印大叹服,且曰:天马一出,万爲皆喑。于是尽弃所有。”

刘绩的记载证明,王冕早在元代末年已开始用易于受刃的叶腊石科的石质印材治印了。据考这种“花药石”即爲靠近诸曁的萧山所出,走刀感觉类似“靑田石”,亦叫做“萧山石”。从刘绩《霏雪录》中我们还了解到,这种石质印材的可塑性极好,而且通过王冕以汉印的神采刻出,使观者大爲讚叹,并尽弃所有。足见王冕以石仿汉印作的艺术感染力。当然,这同时也验证了元初赵孟頫、吾衍所提倡的汉印审美观在元末已广爲文人所接受。

今天我们还可在王冕传世的绘画作品上见到他自刻的印章,如“王冕私印”、“王元章氏”、“方外司马”、“会稽佳山水”等。从印面用刀及线条的质感来分析,显然已有石质印材的效果。其中尤以“方外司马”、“会稽佳山水”表现得最有意义,可窥王冕娴熟的刀法和挥运之时痛切淋漓的镌刻感觉。上述王冕四印,均爲白文,而且皆以汉印格局刻出,“方外司马”一印下重上轻,下方九条竪线长短不一,齐中寓不齐,亦可见作者之匠心。此印气魄宏大,作风泼辣,已具鲜明的个人风格,这说明元代末年的文人印章已经有了崭新的内涵。

为您推荐

江皜臣(书法)

江皜臣(书法):江皜臣,字濯之,号汉臣,安徽歙县人,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明末淸初,曾入闽游,客死于温陵黄东厓阁学家中。明嘉靖、隆庆之后,因文彭倡以灯光石治印,文人以石奏刀遂成风气,因此金、玉之坚硬印材文人大都是不去问津的,做爲文..

胡正言(书法)

胡正言(书法):胡正言(1584—1674),享年九十一岁。字曰从,号十竹主人、默庵老人。原籍徽州府休宁县文昌坊人,寄籍金陵爲上元县人。他在明弘光时官武英殿中书舍人。参加“复社”,交游至广。明亡后,蛰居小楼三十年,以示不屈之节..

赵孟頫(书法)

赵孟頫(书法):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水精宫道人,鸥波等。浙江吴兴(今湖州)人,宋宗室后裔。元代着名书画家(详见书法部分)。在书画上他提倡“贵有古意”,如同唐代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其意乃是藉古开今一样,赵孟..

吾衍(书法)

汪关(书法)

汪关(书法):汪关,(生卒年不详)字尹子,又字杲叔。原名东阳,后于苏州得到汉代“汪关”铜印一枚,遂改名爲“汪关”。爲明末着名篆刻家。他祖籍乃是安徽歙县,但久居江苏娄东(今苏州太仓县),所以他的印风受吴门印人的影响颇深,尤其..

金代缪篆印(书法)

金代缪篆印(书法):宋金对峙的结果是宋朝只剩半壁江山,作爲一种代价,则举朝上下的爱国主义、民族意识蓬勃高涨,虽然岳飞惨死于秦桧之手;但由此而生的民族自尊意识不但在南宋一代贯串始终,就是在明末也时时可发现它的回响。..

宋元押印(书法)

宋元押印(书法):宋代的私印除了採用篆字外,还有用“押”付诸刻印的。所谓“押”是以个人名字写成一种符号式图案,使人不易摹仿。“押”印在元朝很爲盛行,故俗称之爲“元押”。 “押印”皆爲朱文,形状不一。通常能看到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