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罗毗荼语系

    达罗毗荼语系 : 又译德拉维达语系。主要分布在印度南部和中部,其次在斯里兰卡北部和巴基斯坦等地。使用人口约 1.3亿。
  早在1816年,语言学家就已证实达罗毗荼诸语言跟印度其他语言没有亲属关系,它们之间的一些相似点,是语言接触和相互借用的结果。一般认为,达罗毗荼语系包括约20种语言。但晚近时期又新发现了分布在山区的一些使用人口较少的语言,确数有待调查。该语系中,最重要的是泰米尔语、马拉雅拉姆语、坎纳达语(又称卡纳里斯语)和泰卢固语。这 4种语言分别为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喀拉拉邦、卡纳塔克邦和安得拉邦的官方语言。它们有自己的文字和文化传统,其中泰米尔语的文化传统最悠久。
  达罗毗荼语系通常分为南部、中部和北部 3个语族(见表)。


  语言特征  元音有长短之分,包括eo、ēē。鼻化音不是固有的特点,是后来发展起来的。元音和谐比较弱,亦无规律可循。辅音按发音部位排列,由内及外,由喉音至唇音,与印度 -雅利安诸语言相同,前者可能受后者的影响。特有的辅音是顶音摩擦音噴和齿龈卷舌音r,重复时,与其他辅音联在一起,产生寎。南部达罗毗荼语中的字,以元音收尾。重音微弱,一般都落在第一个音节上。
  形态变化  总的说,属于粘着型。名词性的词类分两种:名词和形容词。除了一小部分真正的形容词外,还包括分词、名词间接格、代名形容词。这些都没有形态变化。名词,包括代名名词,分为两类:①人类名词(有理性的):人(神等)的名字;②非人类名词(无理性的)。其余的名词在人类这一类中,南部语言有阳性与阴性之别;但是在泰卢固语和中部语言中,阴性实际上不存在,单数与中性同,复数与阳性同。人类名词常有特殊的词缀,与动词相适应。构成复数利用词缀粘着的形式;在构成过程中,人类名词可以改变单数的词尾。名词变化有两个基本的格:①直接格(主格);②间接格,一般具有所有格的含义,加上粘着的词缀或后置词,以表示不同的含义。加上人称词缀形成的派生名词(所谓人称名词或者代名词化的名词),是达罗毗荼语的特征。代名词复数第一人称有两个形式:一个包括说话的对方在内,另一个不包括。这与北京话的"咱们"和"我们"相似。前者包括说话的对方在内。
  代名词第三人称和指示代名词有阳性、阴性、中性之分。没有关系代名词。动词有 3个基本形式:①现在不定时,②过去时,③将来时。构成方法是字根加特殊词缀。代名词后缀就是人称语尾。
  达罗毗荼语的一个特点是分开的否定的动词变位变化。被动语气用这种说法来表达。
  句子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谓语总是放在最后面。定语放在被定者前面。
  外来语中主要是梵语和俗语。泰卢固语和马拉雅拉姆语中外来语最多,其次是坎纳达语。泰米尔语几乎没有。19~20世纪,英语词语进入达罗毗荼诸语言。
  字母共有 3种:泰米尔语使用一种;马拉雅拉姆语使用一种;泰卢固语和坎纳达语使用一种。


为您推荐

阿尔泰语系

阿尔泰语系 : 包括突厥、蒙古、满-通古斯3个语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土耳其、蒙古人民共和国、苏联、伊朗、阿富汗以及东欧的一些国家。由于对这个语系 3个语族之间是否有亲缘关系,语言学界认识不同,形成两个学..

乌拉尔语系

乌拉尔语系 : 指分布于从斯堪的纳维亚往东,越过乌拉尔山脉,直到亚洲西北部广大地区的一组语言。分为芬兰 -乌戈尔语族和萨莫耶德语族。使用人口约2000万。   芬兰- 乌戈尔语族包括芬兰语支和乌戈尔语支,共约..

南岛语系

南岛语系 : 又称马来- 波利尼西亚语系。分布于西自非洲东南的马达加斯加岛,东至智利的复活节岛,北自台湾和夏威夷岛,南至新西兰岛。1706年荷兰人H.莱兰特发现了南岛诸语言的亲属关系。1836年德国人W.F.洪堡特使..

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

尼罗-撒哈拉语系

尼罗-撒哈拉语系 : 分布于东非以及中部非洲以东地区的一组语言。使用人口 2500~3000万。包括 4个语族和两种独立的语言:沙里-尼罗语族、撒哈拉语族、马巴语族、科马语族以及富尔语和桑海语。   沙里-尼罗语族也..

南亚语系

南亚语系 : 旧称澳斯特罗-亚细亚语系。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如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印度中部、东北部和尼科巴群岛,以及中国云南的西南部。约包括150种语言,其中多数语言各有许多方言,使用人口约4000万。南亚语系..

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 见南岛语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