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吉语印(书法)

汉吉语印(书法):

吉语印并非始自汉代,而是早在战国时就有了。因爲古人拜天信神,做事多尙吉祥,在一些印章中不刻姓名,而只刻一些带有吉祥意义的成语,称爲吉语印。后世又发现不少文字较多的、专爲死者殉葬用的祝词印,因内容都带有吉祥色彩,也泛称爲吉语印。吉语印的内容各朝代也有其特色,如战国时多是三个字以内的,如“昌”、“正行”、“得志”、“行吉”、“有千金”等,秦印中的吉语印多爲“和衆”、“敬事”、“相思得志”、“思言敬事”、“壹心愼事”、“宜民和衆”等。汉代的吉语印多用“日利”、“今日利行”、“日入千万”、“长贵富、乐毋事”、“永寿康宁”、“利行”、“大利”、“长幸”、“日利长幸”等,最长的有二十个字。这裏的“万年”一印,白文加框,非篆非隷,看出汉代书体由篆到隷的过渡痕迹。二字排列随意,极尽避让穿插之妙。“长寿”一印以缪篆出之,在吉语印中颇爲罕见。“大幸”布局工稳,“幸”字稍加装饰,十分别緻。“长幸”一印方中寓圆,朱白相衬,二字经变形处理,在圆形中十分自然、贴切。“日利”一印爲长方形加框,颇具拙意。“宜子孙”爲圆形白文,左右饰以龙虎图案,“孙”字省略下半部,意到而笔不到,可见作者创作之大胆。“日利十千万”末二字爲合文写法,这种合文写法在秦汉印中屡见之。“日利”一印则饰以双鲤图形,“鲤”谐“利”,“鱼”谐“余”,即年年有余之意。双鱼呈祥,反映了古人对富足美好生活的愿望。“利行”、“大利”同爲白文印,这类印较爲多见。

为您推荐

宋内府收藏连珠印(书法)

宋内府收藏连珠印(书法):尝见宋徽宗时代内府装卷,常常是钤印满纸,琳琅夺目。特别是手卷形式,在绫天头、前后隔水、本幅和贉尾纸等位置上,内府各印的钤用几乎成爲一种固定的格式。在金碧辉煌的黄绫、黄绢上;鲜红的印色如满天..

隋唐官私印(书法)

隋唐官私印(书法):隋唐官印传世极少。《隋唐以来官印集成》等印谱中见有“广纳戍印”、“观阳县印”两印,皆朱文,印面约5cm见方,印边和印文笔划同粗细。唐代官印有“鷄林道经略使之印”,“归顺州印”、“东安县印”、“涪..

晋代官印(书法)

晋代官印(书法):晋代官印最明显的标识,是当时统治者颁发给兄弟民族的官印,在印文中均冠以“亲晋”或“晋率善”等字,如“亲晋羌王”、“亲晋氐王”或“晋率善倓佰长”、“晋鲜卑归义侯”等。在製作方法上,同三国时一样,除铸..

战国官玺(书法)

汉将军印(书法)

汉将军印(书法):将军印在古代印章中是一种风格独特的印章。由于人们习惯把两汉、新莽到魏晋南北朝这段时间的印,泛称爲汉印,将军印也不例外地包括这一阶段。绝大多数将军印的面目,多爲率意之作,这是因爲军情骤变,临时在军中..

汉私印(书法)

汉私印(书法):在历代印章宝库中,留下来的汉私印数量极多,且形式也极爲丰富。私印尺寸较小,但“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在小小的一方私印裏分朱布白确非易事。同样是一方私印,刻在玉质印章上就别具一格。汉代印工还创造性地在一..

魏晋私印(书法)

魏晋私印(书法):魏晋时代的私印,其印大小,大多数爲2.4cm见方,也有略小于此者。印文多爲汉缪篆体,也有悬针篆体。在印体组合形制上,有承袭汉制的套印、两面印和五面印、六面印等。在印文内容方面有姓名印、书简印、成语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