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流派之一。
晚清黄士陵,字牧甫,一作穆甫、穆父,别号倦叟等。安徽黟县人。后寓居广州,擅长书画,尤精篆刻。刻印初法丁敬,继学邓石如、吴熙载。
取法于秦、汉玺印,商周金文作品,章法于峻峭中求平衡,从平实中追超逸。刀法圆腴浑厚,犀利挺拔,具有雍容华贵的大家之气。于皖、浙两派之外,另辟蹊径。因其旅居广州久,对岭南篆刻发展起了很大影响,号称“粤派”。
参见“黟山派”条。
篆刻流派之一。
晚清黄士陵,字牧甫,一作穆甫、穆父,别号倦叟等。安徽黟县人。后寓居广州,擅长书画,尤精篆刻。刻印初法丁敬,继学邓石如、吴熙载。
取法于秦、汉玺印,商周金文作品,章法于峻峭中求平衡,从平实中追超逸。刀法圆腴浑厚,犀利挺拔,具有雍容华贵的大家之气。于皖、浙两派之外,另辟蹊径。因其旅居广州久,对岭南篆刻发展起了很大影响,号称“粤派”。
参见“黟山派”条。
[书法]悬戈撇:“永”字八法中“掠”法异势之一种。清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运笔卷第四》云:“悬戈者,承上之势也。引锋顺下,尽处力出。如戈之悬于空中,不着一物,而锋铦自不可犯也。当以轻利为佳。‘广’字用之。”..
[书法]偏侧:指字形有正斜偏侧。然每字皆有一笔主其势,其余笔画均倾向之辅以成势,故下笔时必先审势。势归横、直者,正;势归斜、侧、戈、勾者,偏。知此,结体方不失重心。欧阳询《三十六法》云:“偏侧:字之正者固多,若有偏侧、鼓斜..
[书法]悬针:竖画之一。写竖画时,运笔至下端,出锋如悬者,谓之“悬针”。起于篆书。但唐张怀瓘《玉堂禁经·垂针异势》认为:“丨此名悬针。古无此法,右军书《曲江序》,‘年’字缘向下顿笔,‘岁’字三画藏锋,与‘年’字顿相逼,遂改..
[书法]萧翼窃书: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三何延之《兰亭记》载:唐太宗以未得《兰亭》为憾,知在僧辨才所,因使监察御史萧翼谋取。翼遂微服至湘谭,随商人船下至于越州,过永欣寺辨才院,两人相遇,留宿赋诗,意甚相得。后因谈论翰墨,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