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笔与拔笔,二者意义基本相同。
均指写“人”、‘入’、“尺”等字捺笔之法。亦称“纵波”。
需藏头护尾。宋《翰林密论二十四条用笔法》云:“抽笔法,口诀云:左罨掠须峻利,右潜趯而战行,待势卷而机驻,揭摘出而暗收。若便抛必流滑凡浅。又侧起平发紧杀,按波为抽笔,从腹内起。
庾肩吾《书论》曰:‘将放更留’,又‘人’字第二笔云‘携引抑拽’是也。‘夫’、‘木’等字亦同用。”元陈绎曾《翰林要诀·圆法》云:“拔,先作左撇飞笔,侧打锋不蹲,顺势敧下,力满微驻仰出,三过笔,如手拔物。”参见“波”条。
抽笔与拔笔,二者意义基本相同。
均指写“人”、‘入’、“尺”等字捺笔之法。亦称“纵波”。
需藏头护尾。宋《翰林密论二十四条用笔法》云:“抽笔法,口诀云:左罨掠须峻利,右潜趯而战行,待势卷而机驻,揭摘出而暗收。若便抛必流滑凡浅。又侧起平发紧杀,按波为抽笔,从腹内起。
庾肩吾《书论》曰:‘将放更留’,又‘人’字第二笔云‘携引抑拽’是也。‘夫’、‘木’等字亦同用。”元陈绎曾《翰林要诀·圆法》云:“拔,先作左撇飞笔,侧打锋不蹲,顺势敧下,力满微驻仰出,三过笔,如手拔物。”参见“波”条。
[书法]位置:指字的偏旁结构位置的安排。宋姜夔《续书谱·位置》云:“假如立人、挑土、‘田’、‘王’、‘衣’、‘示’,一切偏旁皆须令狭长,则右有余地矣。在右者亦然,不可太密、太巧。太密、太巧者,是唐人之病也。假如‘口..
[书法]鸡头势:指“心”、“州”等字中三点的写法。清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运笔卷第四》云:“鸡头势,亦名奋笔势,鸡头之法,初点向里,中点取高势拈第三点,而右点回应之。‘心’、‘州’等字所用也。”此处“亦名奋笔势”应属..
[书法]迟急:用笔法之一。亦称“迟速”、“缓急”等。落笔迟重取其妍好,急速取其遒劲。故作书时用笔迟与速,须作有机配合,字方能取得理想之效果。若一味迟重则失却神气,一味急速则失却形势。晋王羲之《书论》云:“凡书贵乎沉..
[书法]花押:旧时用变化的草体在文书契约上签的字,称“花押”。如镌刻成印章即成“花押印”。一般没有外框,签押得使人不易摹仿。亦称“花字”、“花书”。唐李肇《国史补》云:“宰相判四方之事有堂案,处分百司有堂帖,不次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