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用变化的草体在文书契约上签的字,称“花押”。
如镌刻成印章即成“花押印”。一般没有外框,签押得使人不易摹仿。亦称“花字”、“花书”。
唐李肇《国史补》云:“宰相判四方之事有堂案,处分百司有堂帖,不次押名曰花押。”明汤显祖《牡丹亭》:“新官到任,都要这笔判刑名,押花字。”唐彦谦《宿田家诗》云:“忽闻扣门急,云是下乡隶。公文奉花押,鹰隼驾声势。”
旧时用变化的草体在文书契约上签的字,称“花押”。
如镌刻成印章即成“花押印”。一般没有外框,签押得使人不易摹仿。亦称“花字”、“花书”。
唐李肇《国史补》云:“宰相判四方之事有堂案,处分百司有堂帖,不次押名曰花押。”明汤显祖《牡丹亭》:“新官到任,都要这笔判刑名,押花字。”唐彦谦《宿田家诗》云:“忽闻扣门急,云是下乡隶。公文奉花押,鹰隼驾声势。”
[书法]拨镫法:用指运笔之执笔法。亦称“拨镫四字法”、“四字法”。“镫”,一作“灯”,指执笔运指如拈拨灯芯状。唐林蕴《拨镫序》云:“岁馀,卢公(肇)忽相谓曰:‘吾昔受教于韩吏部,其法曰“拨镫”,今将授子,子勿妄传。推、拖、..
[书法]两指法:执笔法之一。以大指、食指搦管,其余三指拳入掌中。清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执笔卷第二》云:“朱长文曰:冯侃能书,得二王之法,然以两指掐管而书,凡过笔必两爪迹,可深一二分,斯书札之异者也。”..
[书法]直波势:“散水法”之一种。清戈守智《汉豁书法通解·运笔卷第四》云:“直波之势,上用三角点,一仰一覆为之,趯短而直上,‘涧’、‘瀡’、‘沤’、‘澜’用之。让其右势之阔,又避其右竖之顺,故直下而不相联衄。”..
[书法]努:“永”字八法之一,亦作“弩”。指竖画的写法。作竖画时,要求于直中见曲势,不应僵直无力。具体运笔是:折锋向右,衄落、成点,顿笔转锋,向下力行,顿笔向左上(或向右上)围收,微呈露珠状,此即垂露竖。如末笔作出锋收笔,呈针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