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化音节

    儿化音节 : 汉语拼音方案里用r收尾的音节。"儿、 耳、二"等字的音节[媅r]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其他韵母结合,[媅r]不再独立,而和前头的音合成一个音节。这种语音现象叫做"儿化"。儿化音节的特点是,给音节中的平舌韵母加卷舌动作,变为卷舌韵母,整个音节的音值也起一定的变化。例如:
 鸟  [niau]     鸟儿 [niaur]
 凉粉 [lia嬜f媅n]    凉粉儿 [lia嬜f媅r]
 鸡蛋清[慯itan慯 i嬜]  鸡蛋清儿[慯itan慯 i愘r]
儿化音节,用汉字书写,加"儿"做后缀。汉语拼音方案规定在原韵母的拼音后加" r",如花儿huar。
  儿化音节的音变   音节儿化发生的音变比较复杂,约分三大类。
  第一类  开尾韵、[i]尾韵、[n]尾韵儿化后的音变:
  ① [u]──儿化时,原韵母不变,只加卷舌动作,即[ur]。如水珠儿shйizhūr[堮u]─→ [堮ur]。
  ②[徲]、[媩]、[ei]、[媅n]──儿化时,[徲]、[媩]失落,[ei]的[i]尾失落,[媅n]的[n]尾失落,变为[媅r],例如:
  棋子儿 qízǐr   [堭徲]─→[堭媅r]
  小吃儿 xiɑochīr [堮 媩]─→[堮 媅r]
  傍黑儿 bɑnghēir [xei]─→[x媅r]
  树根儿 shùgēnr  [k媅n]─→[k媅r]
  ③ [i]、[in]──儿化时,[i]不变,[in]的[n]尾失落,变为 [i媅r]。例如:
  小鸡儿 xiɑojīr [慯i] ─→[慯i媅r]
  脚印儿 jiɑoyinr [in]─→[i媅r]
  ④ [uei]、[u媅n]──儿化时,分别失落[i]尾、[n]尾,变为[u媅r]。例如:
  香味儿 xiɑngweir [uei]─→[u媅r]
   嘴唇儿 zuǐchúnr  [堮 u媅n]─→[堮 u媅r]
  ⑤ [y]、[yn]──儿化时,[y]不变,[yn]的[n]尾失落,变为 [y媅r]。例如:
  小曲儿 xiɑoqйr [慯 y] ─→[慯 y媅r]
  一群儿 yiqúnr  [慯 yn] ─→[慯 y媅r]
  ⑥ [γ]──儿化时,韵母不变,只加卷舌动作。例如:
  山歌儿 shɑngēr [kγ]─→[kγr]
  ⑦[iε]──儿化时、韵母不变,只加卷舌动作,即[iεr] 。例如:
  台阶儿 táìjiēr [慯iε]─→[慯iεr]
  ⑧[yε]──儿化时,韵母不变,只加卷舌动作。例如:
  橛儿 juér [慯yε] ─→[慯yεr]
  ⑨ [o][uo]──儿化时,韵母不变,只加卷舌动作。例如:
  土坡儿 tйpōr  [p`o]─→[p`or]
  大伙儿 dàhuǒr [xuo] ─→[xuor]
  (以上 9种儿化韵,在用十三辙的小辙儿押韵时,都并为"小人辰儿"。)
  ⑩[a]、[ai]、[an]──儿化时, [a]不变, [ai]、[an]分别失落韵尾,变为[ar]。例如:
  那儿 nàr  [na]─→[nar]
  孩儿 háir [xai]─→[xar]
  蔓儿 wànr [uan]─→[uar]
  [ia]、[ian]──儿化时,[ia]不变,[ian]失落[n]韵尾,合并为[iar]。例如:
  价儿 jiàr  [慯ia] ─→[慯iar]
  线儿 xiànr [嶃ian] ─→[嶃iar]
  [ua]、[uai]、[uan]──儿化时,[ua]不变,[uai] 、[uan]分别失落韵尾,合并为[uar]。例如:
  瓜儿 guɑr  [kua] ─→[kuar]
  块儿 kuàir [k`uai] ─→[k`uar]
  环儿 huánr [xuan] ─→[xuar]
  [yan] ──儿化时,[n]尾失落,成[yar]。例如:
  花园儿 huɑyuánr [yan]─→[yar]
  (以上 4种儿化韵,在用十三辙的小辙儿押韵时,都并为"小言前儿"。)
  总的说来,这一类中的[i]尾、[n]尾韵儿化后失落韵尾,大部分与开尾的儿化韵混合。
  第二类  [u] 尾韵([au]、[iau]、[ou]、[iou])儿化时韵母不变,只加卷舌动作。这种卷舌动作,不是从韵尾 [u]开始,而是从[a]、[o]开始,直到末了。例如:
  杓儿 shɑor [惼au]─→[惼aur]
  鸟儿 niɑor [niau]─→[niaur]
  猴儿 hóur [xou] ─→[xour]
  球儿 qiúr [慯 iou]─→[慯 iour]
  第三类  [嬜]尾韵儿化时,[嬜]尾同前面的主要元音合成鼻化元音,同时加卷舌动作:
  ①[ɑ嬜]─→ [愅r],如:缸儿gɑngr[k愅r]
  ②[iɑ嬜]─→[i愅r],如:秧儿yɑngr[i愅r]
  ③[uɑ嬜]─→[u愅r],如:光儿guɑngr[ku愅r]
  ④[媅嬜]─→ [愘r],如:灯儿dēngr[t愘r]
  ⑤[i嬜]─→ [i愘r],如:铃儿língr[li愘r]
  ⑥[u媅嬜]─→[u愘r],如:瓮儿wèngr[u愘r]
  ⑦[u嬜]─→ [堚r],如:钟儿zhōngr[堮堚r]
  ⑧[yu嬜]─→[i堚r],如:熊儿xióngr[嶃i堚r]
  从上述三大类儿化韵中可以看出:①普通话韵母39个,除独用的 [ε]、[媅r]以外,其余37个韵母都可儿化。②经过儿化,有些原来不同的韵母变得相同,因此儿化韵只26个。③儿化的基本性质是卷舌作用。有些韵母的发音能同时加卷舌势,儿化时只须在韵尾加卷舌动作,如开尾的[a]、[o]、[γ]、[ε]、[u]、[y]等;有些韵母的发音不能同时作卷舌势,就不得不改变原韵母中的元音或失落原韵母的韵尾,如[徲][媩]韵、[嬜]尾韵、[i]尾韵、 [n]尾韵等。
  儿化韵母  见儿化韵母表。
         


  儿化音节的来源和作用  儿化音节的词,主要是从一个词加"儿"做后缀产生的。"儿"不自成音节而与另一音节合一,在北京话里是清代中后期才发展起来的,嘉庆年间刻的民间曲集《霓裳续谱》才开始用"小辙",如"一个人儿"、"跟我玩儿"等。也有些儿化音节的词与"儿"字无关。或者由"了(le)"变来,如"追儿去"。或者由"里"变来,如"这儿"、"哪儿"。或者由"日"变来,如"今儿"、"后儿"等。
  儿化音节的词,一般有区别词义或词类的作用,也表示物量的微小、感情上的喜爱等。例如:
  对儿   用于"双"、"对联"等义
  宝贝儿  对小儿的爱称,不指珠宝
  截儿   动词"断"义转为名词
  零碎儿  形容词转名词
  小车儿  加"儿"适应小的特点
  细丝儿  加"儿"适应细的特点
  苹果脸儿 表美丽可爱
  一朵花儿 同上
  象声词也常儿化,如"打嘟噜儿"、"忒儿的一声飞了"。
  儿化词不能滥用。古语词汇、新兴事物、学术名词等都不儿化。口头的儿化词,写在纸上常省略"儿",如"小说(儿)"。儿化词有丰富词汇、加强表达力量的优点,对汉语的发展有积极意义。但由于地方性的局限,还不宜大量吸收到普通话词汇中来。

为您推荐

儿化(语言)

儿化(语言):音变现象之一。普通话和某些方言的后缀“儿”不自成音节,而同前字合成一个音节,一般是在前字的韵母上加卷舌动作(舌尖翘起),少数方言是在前字的韵母上加[-n]、[η]等,并且往往伴随有同化、减音、鼻化、变调等种种变..

儿化规律(语言)

儿化规律(语言):儿化过程中的音变规律。普通话的儿化规律是:(1)韵腹或韵尾是[A]、[o]、[γ]、[ε]、[u]的,只加卷舌动作,有的并向央元音靠拢。如a[A]→ar[r](“刀把儿”)。(2)韵尾是[-i]、[-n]的,去掉韵尾后加卷舌动作,有的并向央元音靠拢。如..

儿化韵的出现(语言)

儿化韵的出现(语言):韵母系统演变现象之一。儿化韵出现的前提是汉语名词词尾“-儿”的发生和“儿”字读音的演变。有人认为“-儿”尾肇自汉末,有人认为至唐代方成熟;“儿”字读为[],有人认为始于南宋,有人认为始于辽代,有人定..

儿化韵

儿化音节

儿化音节 : 汉语拼音方案里用r收尾的音节。"儿、 耳、二"等字的音节[媅r]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其他韵母结合,[媅r]不再独立,而和前头的音合成一个音节。这种语音现象叫做"儿化"。儿化音节的特点是,给音节中的平..

《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

《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 : 包括两种文本:《汉语国际教育用 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语言文字规范GF0015-2010)和刘英林、马箭飞主编《汉语国际教育用 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