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思巴字

    八思巴字 : 中国元世祖忽必烈命国师八思巴所创制的拼音文字(图1、图2)。初称蒙古新字,不久改称蒙古字,现在称八思巴字或方体字。1269年忽必烈颁诏推行。元王朝灭亡后逐渐被废弃。八思巴字按忽必烈的规定,是"译写一切文字"的,曾用它书写过蒙古、汉、藏、梵、维吾尔等多种语言。字母表主要由藏文字母组成,也有少数梵文字母,还有几个新造字母。字母多呈方形。字母数目最初为41个,后陆续增加,据现存资料归纳,包括各种变体有57个。八思巴字以音素为表音单位,字母分元音和辅音。元音 a不设专门字母,用依附于辅音字母(包括作介音的半元音字母嫀、揃)的零形式表示,即音节首的辅音字母(包括零声母符号)或介音字母后面不写其他元音字母时,就表示后面有元音a。字母有正体和篆体两种,篆体多用于官方印章。行款从左至右直写,与藏文自左至右横写不同。书写单位是音节,不是词,与藏文相同。由于书写单位不是词,加上不使用标点符号,所以阅读时只能靠上下文判断词的界限和句子的界限。拼写汉语时不标声调,因此如果原文没有汉字对照或没有其他参考材料,往往难以确定所代表的汉字。


  现存八思巴字资料中,译写维吾尔语、藏语和梵语的很少,译写蒙古语和汉语的较多,其中包括元朝官方文件的原件、碑刻、印章、牌符、钱钞、图书、题记等。

为您推荐

阿姆哈拉语

阿姆哈拉语 : 埃塞俄比亚的官方语言。属阿非罗-亚细亚语系闪语族。原先分布于埃塞俄比亚阿姆哈拉地区,故此得名,现分布于埃塞俄比亚中部、南部地区。使用人口约900万。   跟阿非罗-亚细亚语系诸语言的早期..

白话文运动

白话文运动 : 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从北京推向全国的一场划时代的文体改革运动。它提倡书面语不用文言,改用白话或语体。白话文运动先在"文学革命"的口号下发动,进而在"思想革命"中发展,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

阿塞拜疆语

阿塞拜疆语 : 阿塞拜疆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南(乌古斯)语支,与土耳其语最接近。使用人口约600万。主要分布在苏联阿塞拜疆、格鲁吉亚、达吉斯坦和伊朗等国。阿塞拜疆语方言可划分为下列几组:东部(..

阿尔巴尼亚语

保加利亚语

保加利亚语 : 保加利亚的官方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南支。主要分布于保加利亚,使用人口约1000万。在斯拉夫诸语言中,保加利亚语具有最悠久的文献。它的发展可分为3个时期:①9~11世纪的古保加利亚语,同其他斯..

八分

八分 : 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又称楷隶,指东汉中期出现的新体隶书。字形方正,有规整的波势、挑法,横划起笔顿抑,终端上扬,所谓"蚕头"、"燕尾"。这种书体庄严典雅(见图)。汉灵帝熹平四年(175)蔡邕书写 7种经书,刻石..

白俄罗斯语

白俄罗斯语 : 白俄罗斯族的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支。主要分布于苏联白俄罗斯以及立陶宛部分地区,此外,波兰等地也有少数使用者。使用人口约1000万。最古的文献见于13~14世纪。在立陶宛大公国统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