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罗语

    僧伽罗语 : 斯里兰卡的官方语言。属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印度语支,和印度北部诸语言相近。斯里兰卡除北方省以外的大部分地区都通用僧伽罗语。使用人口约1100万,占全国人口的73%。
  僧伽罗语形成于印度-雅利安人进入斯里兰卡岛的时期(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佛教传到岛上,僧伽罗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最初阶段的僧伽罗语和普拉克利特语(古印度通俗语)相近,公元4世纪后才脱离古印度通俗语而独立发展。僧伽罗语在13世纪进入近代阶段。13世纪写成的一部语法书《悉达特桑格拉沃》为僧伽罗语语法奠定了基础。僧伽罗语在发展过程中,受巴利语、梵语及泰米尔语的影响很深。有丰富的佛教文献。
  僧伽罗语有16个元音,38个辅音。它是一种屈折型语言。名词有性、数、格(9个格)的变化;动词有时、态、体的变化,动词原形都以navā结尾。僧伽罗语中有很大一部分巴利语和梵语词语。16~18世纪,从葡萄牙语和荷兰语中吸收了一些词语,19世纪以来又从英语中吸收了大量词语。元音分长短,辅音分清浊、送气与不送气,没有重音、轻音的区别,也没有声调的变化。现代僧伽罗语的口头语和书面语有非常明显的区别。
  僧伽罗语最早的文字是婆罗米体,到7~8世纪才逐渐演变为僧伽罗体,一直沿用至今,自左而右书写。这种环形的僧伽罗体和印度南部达罗毗荼诸语言的字体近似。已发现的最早文字是公元前3世纪的石刻铭文。纯僧伽罗字母共36个,加上18个表示梵语语音的字母,共计54个。僧伽罗语基本上没有方言,古代马尔代夫的语言可以看作是古僧伽罗语的一种方言,但后来这种方言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语言──迪维希语。在现代僧伽罗语中,英语借词有不断增多的趋势。但英语中有个别词语源自僧伽罗语,如tourmaline(电气石)、beriberi(脚气病)等。
    


为您推荐

容庚(1894~1983)

容庚(1894~1983) :   中国古文字学家。字希白,号颂斋,广东东莞人。青年时随舅父邓尔疋学习《说文解字》,立志研究古文字。1917年,计划纂辑《殷周秦汉文字》,着手编著《金文编》。1922年,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

《三十颂》

《三十颂》 : 中国藏族传统的文法书。据传为藏文创制者图弥三菩札所著8种文法书之一,除另一本《性入法》外,其余6种失传。8种文法书中,《三十颂》是总论,全称为《授记根本三十颂》。一般认为,图弥三菩札为7世..

三十六字母

三十六字母 : 见字母。 ..

阮诠

佉卢字母

佉卢字母 : 古代印度重要字母之一。意译为"驴唇"。使用区域极广,包括中国的新疆、印度西北部、巴基斯坦、阿富汗、苏联一些地区。使用范围也很大,货币、金属铭文、石碑、写经的桦树皮上都有这种字母。它由阿拉..

《三仓》

《三仓》 : 指汉代流行的《仓颉篇》、《训纂篇》和《滂喜篇》3种教学童识字的字书。秦代李斯作《仓颉篇》,赵高作《爰历篇》,胡毋敬作 《博学篇》,都是四言韵语,用小篆书写。汉代隶书盛行、改用隶书来写,合3篇..

萨丕尔,E.

萨丕尔,E. :   美国人类学家、语言学家。1884 年1月26日生于德国劳恩堡(今波兰勒博尔克)。1939年2月4日死于纽黑文。萨丕尔 5岁时移居美国。1907年起先后在加州大学、宾州大学从事研究与教学。1909年获哥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