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文字》

    《五经文字》 : 一种辨正经传文字形体的书。唐代宗大历十一年(776) 国子司业张参撰。张参,新旧《唐书》无传,《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河间张氏"下有张参名,或即此人。清代朱彝尊《五经文字跋》说:"按孟浩然集有《送张参明经举觐省诗》,钱起集有《送张参及第还家作》,而`郎官石柱题名`参曾入司封员外郎之列,盖参在开元天宝间举明经,至大历初佐司封郎,寻授国子司业者也。"
  大历十年六月张参奉诏校勘五经文字,并且书于太学屋壁。随后又收集疑文互体,根据汉熹平石经和《说文解字》、《字林》、《经典释文》等书,收经传文字3235字,依据偏旁部首排列,凡160部,分为3卷。所收文字除见于易、书、诗、礼、春秋五经的以外,也兼收《论语》、《尔雅》中的字。每字加注读音,而以注反切为主,兼注直音。所注反切多与《字林》音相合。经书文字的楷书写法自有《五经文字》以后才有了一定的准绳。所以这本书对汉字的规范化起了极大的作用。
      


  不过,这本书的分部并不完全合乎《说文》。书中既以偏旁形体分部,但在分部上有以形旁为部首的,又有以声旁为部首的。如木部、手部为形,而才部、且部为声。或一部之内有以部首为形的,又有以部首为声的,未免与分部之意不合。又如艹部、十部之字随意割取偏旁,更为凌乱,不足为法。
  原书最初书于国学讲论堂东西厢屋壁,后来改为木版。唐文宗间刻石经,附于九经之后。清代《后知不足斋丛书》从唐石本覆刻,字大清晰,最佳。(见彩图)


为您推荐

[圣经]摩西五经

[圣经]摩西五经:(释)~指《旧约》的前5卷,即《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主要内容是有关宇宙万物和人类起源的神话、希伯来民族远古历史的传说、摩西率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经历,以及..

五经皆文

五经皆文: 指文章之体,原出《五经》。刘勰《文心雕龙·宗经》:“故论说辞序,则《易》纯其旨;诏策章奏,则《书》发其源;赋颂歌赞,则《诗》立其本;铭诔箴祝,则《礼》总其端;记传盟檄,则《春秋》为根。”《颜氏家训·文章》:“夫文章..

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南宋朱熹撰成《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合称《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始有“四书”之名。南宋末年,用作教材。元代开..

五经萃室➀

五经文字➀

五经文字:字书。唐张参撰。3卷。考正经典文字形体,辨析音义的正字专书。参照《说文解字》、吕忱《字林》,对当时不通用的古体,则采汉熹平石经字体,石经没有的字,又以经典和陆德明《经典释文》相承使用的隶体省文来引申参证,..

四书五经➀

四书五经:儒家经典。“四书”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宋代以《孟子》升经,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二篇,与《论语》、《孟子》配合。至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

五经算术➀

五经算术:数学书。2卷。北周甄鸾撰。鸾字叔遵。河北无极人。曾任司隶大夫、汉中郡守等职。汇辑《易经》、《尚书》、《诗经》、《春秋》、《孝经》、《论语》、《礼记》等儒家经书中有关数学知识或计算技能部分而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