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字韵》

    《蒙古字韵》 : 中国元代用八思巴字拼写汉语(也称八思巴字汉语)的韵书。本书编著于1269~1292年之间,编著者未详。元刻本流传至清代道光年间,后亡佚。现在仅存一个旧写本,是元至大戊申(1308)朱宗文(字彦章,信安人)所做的校订本,也已流失国外。


  本书校订本分为上、下两卷,上卷34页,下卷31页,外加封面3页、底页1页,共69页。第30页下半页(麻韵部分)至卷尾回避字样的上半页已残阙。本书内容包括刘更序、朱宗文序、蒙古字韵总括变化之图、校正字样、字母、篆字母、韵书正文、回避字样等。韵书正文分为15个韵(部):①东,②庚,③阳,④支,⑤鱼,⑥佳,⑦真,⑧寒,⑨先,⑩萧,尤,覃,侵, 歌,麻,各韵顺序按收声类聚,大致不紊。①~③为穿鼻韵,④~⑥为展辅韵(鱼兼敛唇韵),⑦~⑨为抵腭韵,⑩~为敛唇韵,、 为闭口韵,、为直喉韵。每一韵又分为若干韵类,每一韵类里面,按照声类的一定顺序(始见终日)排列同音字组,上冠八思巴字字头,下列所拼汉字,汉字标明平上去入(支鱼佳萧歌麻六韵有入)四声,四声相承。共收八思巴字 814个,残阙处可补约35个;共收汉字9149个,残阙处可补约302个。序文每半页 9行,每行12字;正文每半页10行,每行除所冠八思巴字外,各16字。
  本书是用八思巴字拼写汉语"通用备检之本"。它反映当时汉语共通语语音最全面最系统,所以成为研究八思巴字汉语最为重要的文献资料。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外学者很重视这个文献并进行整理、转写、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本书又可以作为考译、解读八思巴字文物铭文的参考。

为您推荐

蒙古语族

蒙古语族 : 阿尔泰语系的语族之一。这是主张阿尔泰语系具有发生学性质的一派学者的意见。另一派学者认为蒙古语族是一个独立的语族,在类型上与突厥语族、满-通古斯语族十分相近。蒙古语族包括9种语言:蒙古语..

蒙古语

蒙古语 : 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官方语言,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通用的一种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布于蒙古人民共和国和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以及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等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蒙古族聚..